![]() |
|
2006年11月,关颖珊(中)接受赖斯(右)任命,左为美国副国务卿休斯
1月17日,中国迎来了2007年的第一个美国高级别访问团。这个访问团虽然由美国总统布希的心腹干将、副国务卿卡伦•休斯率领,但团中最受外界关注的人物却是关颖珊——美国华裔花样滑冰明星,她现在是美国首位“公共外交大使”。《今日美国报》称,“关颖珊此次访问将给中国人带去的资讯是非政治性的,她要(和中国人)分享她的成功经验,在中国人面前树立美国的积极形象”。美国舆论普遍认为,在争取中国人的好感、改善美国在中国民众中的形象方面,一张“熟悉、亲切、漂亮的脸”显然要比“美国首席宣传员的嘴”管用得多。
据环球时报报导,美国国务院称,休斯与关颖珊一行于17日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一周的访问,行程包括北京、广州和香港等。美国驻华大使馆介绍说,关颖珊一行在北京的活动包括参观大兴区的蒲公英中学,与人民大学附中、北师大二附中等学校的中学生见面,和妇女服务组织进行座谈,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残奥会相关活动等。
之所以有这样特殊的行程安排,显然是与两人的身份有关。休斯是美国“负责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关颖珊是美国首位“公共外交大使”。说白了,两人就是向中国民众宣传美国,改善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
有分析说,这是美国对中国进行的首次引人注目的公共外交,从派出在中国人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花样滑冰明星关颖珊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用心良苦”。
关颖珊5岁开始滑冰,7岁时首次获奖,曾5次获得世界冠军,两次获得冬奥会奖牌,有“冰蝴蝶”之称,已经成了“实现美国梦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目前在丹佛大学攻读政治和国际关系,并补习中文。关颖珊从体育界“转行”干外交还不是很久。据15日的《今日美国报》透露,在去年4月白宫为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而举行的午宴上,关颖珊对赖斯说,“如果今后美国国务院需要我做什么事情的话,尽管吩咐”。两个星期后,她接到了国务院的电话。
去年11月,关颖珊被美国国务卿赖斯任命为首位“公共外交大使”。赖斯在任命仪式上说,她与关颖珊有许多共同点,她年轻时也是花样滑冰健将,关颖珊就读的丹佛大学正是她的母校,而且关颖珊也跟她一样攻读政治及国际关系。赖斯甚至笑着说,“我肯定她(关颖珊)有朝一日也能当上国务卿”,因为滑冰比赛的要求与棘手的外交世界相似。关颖珊则在国务院的任命仪式上说:“作为运动员,我一直为自己能够代表美国感到骄傲,也一直想为国家服务,作出贡献和改变世界。”关颖珊谈到作为公共外交大使的任务时说,她期待与普通人、青少年接触,与他们分享美国文化、美国人的正面事物。
为了宣传美国,关颖珊将走访全球各地,而首站就选了中国。关颖珊在谈到这次使命时说,“我在冬奥会、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和其他国际大赛中多次代表美国。我现在(以美国公共外交大使的身份)访问中国,我知道自己的责任。我很重视这次访问,我会认真地对待它”。
美国在全球忙着搞“公共外交”
关颖珊和休斯此次访华,被看作是美国在全球展开的“公共外交”的一部分。“公共外交”这个词虽然听起来比较新鲜,其实就是国际宣传,就是向国外民众宣传自己的国家,争取他们的好感。
冷战时期,“公共外交”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常用工具,冷战结束后,一度受到了冷遇。“9•11”事件之后,美国为瞭解决“世界仇恨美国”的问题,又搬出了“公共外交”这个工具。布希总统还于2005年7月正式任命手下“久经考验的公关大师”休斯出任主管公共外交与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让她亲自担起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的重任。
一年多来,休斯穿梭于世界各地,到了许多外交官没有去过的偏僻地方,做了许多外交官没有做过的事情,经常前一天还在一个小城镇的集市内与小商贩寒暄,第二天就跑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大学回答学生们措辞尖锐的提问。许多媒体把休斯形容为“美国首席宣传员”。
正像一年多前刚被任命时美国白宫和国会承认的那样,休斯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她努力一年多,收效却并不显着。去年底,休斯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不得不承认,全世界的反美意识形态不会迅速扭转,它将是数年,可能数十年的工作。甚至还有民调显示,“全世界反美情绪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现代历史上的任何时候”。
美国人怎么看它在中国的形象
美中经贸关系发展协会理事唐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政府此时派出“改善形象团”访问中国,表明美国重视中国,重视中国民众对美国的看法。同时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人认为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还需进一步改善。
据关注中美关系的分析人士介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美国形象曾经历“大起大落”。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但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后,美国的形象一落千丈。在两国发生撞机事件之后,美国的形象可能达到了一个低谷。“9•11”事件之后,美国的形象有所回升,尽管近两年由于伊拉克战争,美国形象中的负面因素又有所增加,但并没急剧的恶化。《环球时报》2005年和2006年进行的中美关系大调查中,大部分中国人对美国存在好感。
然而,美国在中国的形象中的消极部分,却经常在美国媒体上被突出。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报导说,正发生巨变的中国对美国的理解已变得越来越消极,美国给中国人留下的“霸权”和“敌对”的印象不断加深,尤其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更是这样。报导说,无论是官方的宣传,还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中国人对中美关系都表现出“爱恨交织”的感觉。专家和普通百姓都认为,近几年在中国人为国家的崛起而深感自豪时﹐他们对美国的负面看法也在加强。
美国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去年底公布的调查报告也称,多数中国人对美国持不信任态度,只有35%的中国人表示相信,美国会在全球事务中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记者曾和美国外交官萨莉尔谈起美国的形象问题,她也认为美国在中国和在世界的形象的确是越来越不好,但她不认为主要责任应由美国负。她说,作为超级大国,美国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的责任,因此会批评一些国家“不民主”和“违反人权”的做法,如果美国因为这样而遭到一些国家的嫉恨,那是十分正常的。她甚至认为,一些国家“处处和美国作对”,那是因为它们“嫉妒”美国,因为美国取得了这些国家所无法企及的成就。
中美公众要学习相处
美国这样看它在中国的形象,其实也影响了中国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郭树勇教授认为,最近几年,世界各地反美主义不断兴起,美国在中国的形象却相对正面得多,远远超过美国在许多中东和南美国家的形象,也比中国在美国的形象要好。美国资深政治家、前参议员史蒂文生说: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是“深远和迅速的”,而美国对中国现状和发展的瞭解已经跟不上中国发展的步伐。他说,他访问中国后发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瞭解远远比不上中国人对美国的瞭解,许多美国人不但不瞭解中国,还对中国存在误解。
郭树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现象与三大因素相关:一是相对于美国,中国人更爱学习,比美国人瞭解对方。而美国出于超级大国的清高,对中国更是缺乏主动瞭解的动力。加上美国人利益遍及全球,不光只盯着中国,所以,要纠正原来对中国的偏见,还需要一段时间。二是由于媒体的长期推介和教育,中国国民能够看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共同利益所在,因此,国民对美国的态度与中国政府的态度也基本能保持一致。三是与民族特性有关。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点即不极端、比较温和,不轻易动怒,对美国的各种行为甚至极端的过错,都基本能保持理性和克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中国基本没有出现反美主义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当前的发展势头非常迅速,国民变得更加自信。老百姓的日子不错,在对外情绪上自然比较宽容。另外,两国彼此的形象取决于国际关系,这几年,中美关系稳定发展,自然有助于推动彼此间的好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2 | 北京美驻华大使馆一幕 震惊所有人! |
3 |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
4 | 中国女留学生引用毛语录谈柯克枪案 网上炸 |
5 | 目击者:凯特已面目全非?体重到了令人震惊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他直指,与中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
2 | 蔡奇摊上大事了! |
3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4 | 3年后,他们正计划大规模回归中国 |
5 | 北京美驻华大使馆一幕 震惊所有人! |
6 |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
7 | 胡春华最新“故地重游” 依然不寻常 |
8 |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
9 | 素颜美到考官不信!北京女大生被逼卸妆5次 |
10 | 打不起!北京心力交瘁,疲于奔命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