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贺梅一家3个月内团聚 两年内举家回中国

www.creaders.net | 2007-01-26 15:58:39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对于田纳西州最高法院23日把贺梅的抚养权判回给她亲生父母的裁决,目前最惹人关注的是贺氏一家何时可以与小贺梅团聚,以及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贺梅能否适应这个转变。贺梅父亲贺绍强昨(25日)对本报表示,相信最晚3个月内,便可以与女儿团聚,目前正与心理医生商讨一个最佳的过渡方法,他还强调,最迟不会超过两年,他们一家人最后仍会回到中国生活,不过,他并不会阻挠贝克夫妇日后探望贺梅。

  星岛网消息,此外,贝克夫妇上诉得胜的机会虽然不太,但法理上他们有3个月时间决定是否向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但不少法律界人士指出,贝克夫妇虽有权提出上诉,但预料获联邦高院接纳的机会不高。而贝克也曾表示,如果对贺梅交接的过渡安排顺利,他不会提出上诉。

  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夺回女儿抚养权的贺绍强,目前正积极準备接回女儿的过渡工作,希望在心理医生的协助下作出一个最合适的安排,相信未来一个至三个月内,贺梅便可以与他们一家聚团。

  贺绍强说,下星期会先带同两名弟妹,及其他华裔小朋友一起与贺梅见面,这是3年多来,他们首次一家人共聚一起,也是他们夫妇的朝思夜盼。贺绍强还记得,上一次与贺梅相见是在法庭内,只有20分鐘,4岁多的贺梅当时还记得他们,临别前还问父母为甚么一直不来看她,贺绍强当时含着泪回应,爸妈会每个星期来探望,可是这个承诺直到今天才能实现。

  他还说,虽然贺梅与他们分开多年,但一直以来,贺梅都知道自已是中国人,也一直知道亲生父母的存在,而且弟妹与她年纪相若,一家人都能说英语,相信贺梅回家后并不会难以适应,只是在心理上需要一个过渡时间,他也会尽量作出配合。

  谈到贝克夫妇,贺绍强难以不无怨恨,他无法理解的是,口口声声说为贺梅利益着想,为甚么贝克夫妇二人,却一再在贺梅面前,说她亲生父母的坏话,而且剥夺她与亲生父母见面的权利,这对于一个稚童,必然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心理创伤。不过,贺绍强考虑到贝克夫妇对贺梅的照顾,以及贺梅对二人的感情,所以他绝对不会阻止贝克夫妇前来探望贺梅,相信这对女儿也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至于接回贺梅后,他们一家何去何从,贺绍强表示,短期内仍必须以女儿的过渡期为依归,但长远而言,他还是想回到中国发展,一些国内的大学已向他招手,预料不会超过两年,他们将会举家回国。贺绍强说,「在美国只能餐馆打工,回国的发展肯定比这好」。

  如何交接小贺梅 两家均愿为孩子着想

  田纳西州最高法院23日裁定华裔女童贺梅应尽快与生父母团聚,但其生父贺绍强和养父贝克均同意,为贺梅着想,重聚一事不能过于仓促。儿童心理专家也提醒双方要照顾贺梅的心理状况,搞不好可能严重影响贺梅的心智发展。

  贺绍强的代表律师表示,贺氏夫妇希望尽快跟分别多年的女儿团聚,但他们不会急着要她回家,会让她慢慢适应转变﹔同时会邀请儿童心理学家及其他相关的专家帮忙拟定重聚计划,务求减低事件对小贺梅造成的身心影响。贺家现时首要的是重新开始接触贺梅。

  贝克24日透露,贺梅已在23日晚知悉了事情的最新发展,她虽然扮作不明白所谓何事,但相信她是瞭解的。多位儿童心理专家均提醒贺家和贝克家,必须注意贺梅的心理状况,否则可能造成终身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临床心理学家指出,从一个熟悉的家庭转到另一个陌生的家庭生活,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也不是轻易的事,必须小心处理,绝不能要贝克家庭就此在贺梅的生命中消失,应该让贺梅感到舒服的情况下与贝克家继续保持往来。否则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令贺梅神经过敏或是变得孤立拒绝跟社会接触。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