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美国近年兴起一股不同以往的「中国热」。不分种族、不管懂不懂中文,许多人都抢进中国「找任务」。这其中包含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子女,他们在完成学业后的第一志愿就是去中国「镀金」。
![]() |
她2006年第一次去中国,刚到中芯时惊讶不已,因为公司内跟她背景类似的美国华人同事相当多,「我们大约有35人左右,全都生活在一起,也常趁假期一起组团到中国各地游览。」
在旅途中,她遇到的白人数目也多的「出乎意料」,其中不只有美国白人,还有许多欧洲人,大家来中国任务的动机其实都很类似:自己国家任务难找。
许慧中在美国的成长过程中,多跟亚裔在一起,到中国后反而与白人的交流变多,过去始终认为自己是「美国华人」的她,去到中国后才发觉「原来自己不是中国人」,而是「彻彻底底的美国人」。她发觉自己喜欢吃汉堡的习惯改不了,也不喜欢喧嚣。
在中国「镀金」两年后,许慧中申请上斯坦福大学电机研究所,她说:「在中国的经验,可能对我申请学校有帮助吧。」现在她已回到美国,重新当起学生。
刚从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所毕业的杨仲安(Gary Young)也趁毕业前最后一个暑假到上海和北京的金融公司实习。
他也遇到许多美国华裔,但他发现真正留在中国发展的人其实不多,「会留在中国的多是小时候移民来美国的华裔,因为他们跟中国的关系密切一点,像我这样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人,留下来的不多。」
在中国期间,杨仲安也发现,随着中国的越来越开放进步,美国人不分族裔在中国机会是越来越少。他举例,自己所认识的一家大型投资公司老板就对他表示,将来不再聘请美国人,「只请真正了解中国的中国人。」
他坦言,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班上许多中国留学生都分优秀。「20年前台湾人在大陆很吃香,
年前换成美国华裔,现在美国人也许还有点机会,再过
年就统统是中国人的天下,我们什么机会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