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美贸易官员在北京举行的副部级谈判,虽然在还不错的气氛下结束,但从两国的对外表态,却仍隐约看到中美仍存在巨大的不信任,无论是中国增购美国产品、乃至中方承诺不强迫美企转让技术,美方回应却都是审慎。这种不信任,不是无故出现。
只要整理中方近期密密祭出的措施,可见中方对美国的让步体现于三方面:增加采购美国农品和油气,不强制外企转让技术,加强保护知识产权。
但值得注意是,中方提出这些措施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只空洞地说"谈判进展顺利",没针对地回应是否满意。而主事这一轮中美谈判的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更至今没有直接评价中方让步措施。
外界揣测,美方或许仍未对中方提出的条件未收货,这背后是美方无理苛索、中美互不信任、抑或其他积习已久的因素?
先说技术转让。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月启动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载明禁地方官员强迫外国公司转让技术,作爲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代价。
但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法律专家郭丹青(Donald Clarke)说,这项法律可能不会带来有意义的改变。他说,该草案措辞含煳,没有承认美国公司在分享技术方面面临的压力,往往来自幕后的手段,而不是来自政府的严格要求。
中国立法律煞停强制技术转让 美方抱怀疑
至于中国新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意在释出加强保障外商知识产权的讯号。但有美国学者却指出,与中国的许多法律一样,如果地方政府决定不执行该法律,或者惩罚力度不够,它也可能没有实际意义。
至于增购美国产品,中方已承诺增购美国大豆、油气及汽车,美国官员大可宣称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但值得注意是,目前中国进口美国大豆量,尚未达到早些时候的水平;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汽车数量相当少,因爲许多美国汽车本来就是在中国制造的。
中美之间存在不信任 要弥合矛盾不容易
因此中方的采购承诺截至目前,不算是吸引的条件;更重要是,中方未提出持续加大进口美国货、减少美中贸易逆差的量化指标和时间表。
再加上,尽管中国官方已不再宣传"中国制造2025",但没明确是否调整曾被视为底綫的产业政策。90日谈判已过近半时间,中方将要在余下非常紧迫的时间,争取互信、解决这些问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他临危受命 习已成摆设 |
2 | 尬!美财长被连环逼问 彻底慌了…窒息现场 |
3 | 马筱梅3000多张大尺度照曝光 前夫再晒证据. |
4 | 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
5 | 直击:习近平抵达莫斯科 机场发表讲话曝光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酒桌与习近平交锋 习冷血言论令人吃惊 |
2 | 中南海最新会议又现反常 |
3 | 政治局常委子女情况出现新情况 |
4 | 不幸被我言中,三针后遗症爆发了 |
5 | 突然,这封讨习檄文流传 |
6 | 面临毁灭性冲击 习突然怂了 |
7 | 拒绝出席 三胖和普大帝闹掰了 |
8 | 二线城市抛售潮越演越烈 |
9 | 突发:印度轰炸巴基斯坦 巴国击落印度战机 |
10 | 他临危受命 习已成摆设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