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拜登华盛顿时间本周四在纽约举行的民主党人活动上发出警告说,俄军在战争中的表现相当糟糕,当普京谈到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或生物或化学武器时,他“不是在开玩笑”,并强调,“我不认为存在可以轻易使用战术核武器同时不导致核浩劫的可能”,“自肯尼迪和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我们还没有面临过世界末日的前景”。
他的观点可能受到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启发。她在9月下旬出席其政治恩师的一场活动时指出,人们应该严肃对待普京的话(指其9月21日在局部动员令上发出的核威胁),西方国家不应该从一开始就认为普京的讲话是虚张声势并予以驳斥,而是应该严肃对待。
默克尔10月6日在一场媒体活动上再次“强烈建议”认真对待普京的声明,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把这些话看作虚张声势,并进一步提出,只有在俄罗斯的参与下,欧洲才能持久和平,否则冷战就不会真正结束。
默克尔及其法国伙伴由于在对待普京2014年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并对顿巴斯地区采取分裂措施方面的软弱政策而饱受国际舆论特别是战争中的乌克兰当局的批评,将其与二战前的绥靖主义相提并论,并认为正是由于其政策立场导致普京在2014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纵容了其今天继续发动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
默克尔选择了一个有利的时机来为自己最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进行辩护,并呼吁西方国家继承她的政策,对普京治下的俄罗斯采取宽容立场,对俄罗斯保留“回旋余地”,并建立将其包括在内的欧洲安全架构,其潜台词是,假如做不到,那么普京会把他的威胁付诸实施,带来“真正的灾难”。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针对默克尔的最新言论,在10月6日发表于澳大利亚智库——罗伊研究所的视频演讲中,语带讥讽地提到1938年9月30日签署的《慕尼黑协定》令当时的绥靖主义者——英国首相张伯伦得意洋洋地在机场上面对迎接他的群众声称:
“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张伯伦签署协定后发生了什么已经成为明确的历史。
泽连斯基呼吁世界各国认清俄国领导人是要以他的威胁“观察世界对他的反应,看自己是否还有升级侵略的潜力”。
在默克尔或者马克龙那里,拥有充足的理由支持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继续留在欧洲, 并成为地区安全架构的一分子。作为欧盟的两驾马车,法国和德国与超级大国及其近邻英国既拥有共同利益,又在冷战结束后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利益,它们不希望美国一家独大,成为欧洲的主宰,由于普京的俄罗斯的存在,华盛顿将不会对欧洲“说一不二”。
然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带来了二战中类似的气氛,整个西方世界都团结在拜登当局的领导下,促成了广泛的援乌抗俄同盟,并可能借此消除美国在欧洲最大的威胁,进而在战后重塑美国首要大国地位。
美国的一位退役将军出于反驳共和党人的需要,“无意”中表明了战争将给美国带来的额外利益。
美国前陆军副参谋长杰克·基恩10月6日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说,美国只花了区区的660亿美元(截止目前,拜登当局对乌援助175亿美元,这一数据应该包括了美国计划援助的金额),就得到了一个跟俄罗斯开战的乌克兰。
作为军方前高官,基恩是在批评共和党人反对给予乌克兰大规模投资的语境下说这番话的。
在最近的五年,美国明确将莫斯科视为其主要的战略对手之一,并开展与其战略竞争的政策,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并将其诸多邻国重新纳入麾下,显然不符合华盛顿的战略利益。支持乌克兰反抗俄罗斯客观上有利于其战略竞争并提前实现目标。
不过,俄罗斯媒体有意识孤立地看待基恩的观点,并进行大肆渲染,用以为俄国侵乌有理辩护,则另当别论。
美国并非战争的发动者,在战争之初甚至极力回避,它首先是作为弱势一方乌克兰的保护人发挥作用,是为了捍卫由其一手缔造的战后世界秩序和国际法。直到泽连斯基当局初步打开局面后,方才逐步加大介入力度,属于顺势而为。
美国在战争之后将获得的“额外成果”显然并非欧洲中心主义者的捍卫者默克尔等人所乐见,因此其最新讲话精神,一方面可以认为是对自身过去政策“遗产”的维护,另一方面,她在普京发出核威胁引发世界恐慌心理的“适当时机”发挥“余热”,进一步渲染普京的威胁“并非虚张声势”,也可以理解为试图引导国际社会在对待普京方面“留有余地”,继续保存普京的俄罗斯,甚至使其成为欧洲安全架构的组成部分,扮演超级大国的牵制者角色,以发扬光大其固有的“政治遗产”。
在默克尔的观念里,为了实现其外交意图和国际战略,乌克兰及其人民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的牺牲、追求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努力,即使不能说是无足轻重的,也是可以为其目标置之次要地位的。有关这点,2014年以来如此,当前同样如此,自然引发了乌克兰朝野的愤怒和批评。
自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当局的诸多要人屡次对默克尔们的绥靖主义政策提出强烈指责,而且它正以实际行动,对默克尔式的“告白”反其道而行之。
俄乌战争已到了加快见分晓的关键时刻,泽连斯基当局跟普京当局一样,面对其强行吞并领土行为和核战恫吓,以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持续在俄方宣布为其“领土”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地推进解放行动,捷报频传,根据最新消息,对克里米亚半岛的战事也拉开了序幕——乌克兰方面对位于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半岛之间的刻赤大桥采取了毁损行动,以切断其与俄罗斯的通道。
基辅的决心还表现在,呼吁盟友针对普京的核威胁对俄罗斯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在克里米亚刻赤大桥发生油罐车起火事故后发表推文称,“克里米亚,大桥,是开始。所有的不合法的都必须被摧毁,所有被盗走的必须归还乌克兰,所有来自俄罗斯的侵占必须被排除。”
乌克兰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俄罗斯、解放本国领土的事业中。
事实上,乌克兰方面的战略反攻已经触及了克里姆林宫为动用“一切可用力量和手段”设定的条件——乌军已经攻打并占领了其所自称的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的“俄罗斯领土”,甚至开始“染指”其所声称的“固有领土”克里米亚半岛。
有消息称,普京在其生日当天——10月7日,正式作出了对乌实施核攻击的决定。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升级为核战争并可能导致“核末日”的风险大增。
对于捍卫本国领土和人民安全的乌克兰来说,在当前局势下,除非抱着失去一切也无所谓的态度,否则与俄罗斯死扛到底,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假如其不坚持,西方内部的团结崩溃得更快。
默克尔的观点在欧洲是有很大市场的,只是目前由于俄罗斯的侵略政策暂时掩盖了欧洲内部的这种声音。
与此同时,整个世界也为普京的核威胁所震撼。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世界首富马斯克针对乌克兰局势提出“对策”,与默克尔的主张异曲同工,以乌克兰事实上的战略让步,取悦克里姆林宫,以阻止其使用核武器。
然而,比任何人更关切俄罗斯是否如同普京威胁的那样不惜一切“赢得”对乌克兰的战争的,是华盛顿。美国是战后世界秩序的领导者、国际规则的设计者,捍卫世界秩序和国际规则就是捍卫美国安全和利益;反之,任何对世界秩序和国际规则的破坏,都是对美国安全和利益的破坏。拜登当局最全面和密切关注普京对乌克兰的战争,关注普京发出核威胁后的局势发展,并始终注意为战争设置“护栏”,使其不逾界、不失控、不越过底线。
在对待俄罗斯及其对乌战争的问题上,华盛顿有四个层面的战略考量:
第一个层面是,有效管理美俄关系,牵制俄罗斯的对外行动,保护北约和盟国的安全,维护欧洲安全架构和地缘政治的稳定,确保其不破坏其对外战略的转型——从反恐到大国竞争,并有助于其在欧洲和全球目标的实现。
第二个层面是,在俄罗斯再次发动对乌战争,破坏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欧洲的安全架构和地缘政治,破坏美国利益关切的情况下,依照乌克兰反抗俄罗斯的进展情况,帮助乌克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抗击俄罗斯的侵略,直到重新恢复俄乌之间的和平、欧洲的和平,创造利于实现其欧洲和全球战略的有利的地区政治图景。
第三个层面是,假如通过援乌抗俄,能够在欧洲扶持一个如同英国的角色,牵制这一地区出现美国利益的破坏者,维持欧洲安全架构和地缘政治的平衡,有利于加强并改善美国的领导,那么无疑是华盛顿所乐见的——正如美国陆军前副参谋长基恩所称的那样。
第四个层面是,竭力避免俄乌战争逾界和失控为核战争、世界性大战,并为此构建一系列护栏,采取一系列行动。
在俄乌战争中,对基辅有关设置“禁飞区”的要求,美国和北约迄今为止予以拒绝,它们同时避免采取一切可能令局势升级为俄罗斯和北约直接冲突的措施,包括在为乌克兰提供武器方面小心翼翼,根据形势发展,逐步升级,特别是没有向基辅提供能够打击俄罗斯纵深的武器系统,都是具体表现。
在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及其盟友注重采取一些策略和政策,防止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全面倒向莫斯科,以确保不形成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新的联盟,并导致战争升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普京新的有关不惜动用“一切可用力量和手段”的威胁,对华盛顿第四个层面的战略考量形成了直接的挑战。
美国对此进行的第一个反应是,密切监控俄罗斯的一切军事特别是动用“非常规军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核武器——的动向,同时由总统到事务官各个层面予以坚定回应,核心是无惧克里姆林宫的威胁,为此做好了一切准备。
拜登就曾隔空手指着普京的鼻子说,不要误判他的意思,美国将保卫北约的“每一寸”领土。
由此亦可看出,在对俄罗斯的“非常规军事手段”的使用方面,美国有两个层级的回应:
最高层级是俄罗斯扩大战争边界到北约国家领土,对其实施常规和非常规的军事打击。美国的立场是不惜一切,并明确提前告知,以作预防。
第二层级是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非常规军事手段”。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通过白宫自冷战时期就建立的秘密渠道同克里姆林宫进行了通话,重点是预告一旦其对乌克兰发动非常规军事攻击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一个吸引眼球的举措是,在克里姆林宫决定实施核攻击的情况下,对普京所居的克里姆林宫周边进行“斩首行动”。
美国的第二个反应是,在认真评估俄罗斯真实实施“非常规军事手段”对乌攻击的基础上来设计应对策略。
一些迹象表明,拜登当局正倾向于以预防俄罗斯对乌实施核打击及其他非常规军事手段打击为目标开展行动。
它们都是一场业已展开的复杂游戏的一部分。
有关后者,白宫正在认真考虑默克尔们发出的声音——严肃对待普京的话。
拜登在新近的讲话中以美国式的坦率说,美国正试图为普京寻找一条出路:
“我们在设想普京的出路是什么?他的台阶在哪里?他在哪里能找到出路?他怎样才会认为自己没有丢脸,而且不会失去重要的权力?”
看来,超级大国的领袖最后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与我们的观点,正在“趋同”。
这是从根本上消除俄罗斯的核战争威胁,解决战争问题,推动和平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白宫重启了与克里姆林宫的机密通话渠道,以便于推进与俄罗斯最高领导人的秘密对话。在战争情势下,这种对话可能比较迂回和曲折。
就在稍早前,拜登最信任的助手之一沙利文前往土耳其,与目前与克里姆林宫仍保持密切联系的总统埃尔多安助手会晤,可以认为是华盛顿为普京寻找出路的重要步骤之一。
按照计划,埃尔多安将与普京举行新的面对面会晤。作为战略信使,他可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中介”角色。
资料图
它是这场战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具体体现。正是由于其牵动着世界和地区格局的重大改变,因此,它已不仅仅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武装对抗,而且变成超级大国外交介入的舞台。事态的进展既不是俄乌能够控制,而且也不是双方能够解决的了。
随着战争进入最关键阶段之际,最终俄乌之间的谈判,与超级大国及其盟友的斡旋相交织,并在其参与下,以维护乌克兰的领土与安全利益为核心,以保全克里姆林宫的颜面和权力为途径,达成一份对各方来说“最不坏的协定”,是一个可能的方向。
但为了保全克里姆林宫的颜面和权力,需要支付什么样的“代价”?这恐怕是掀起如火如荼的抗俄战争的乌克兰及全世界反侵略、支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乌克兰支持者所更关切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回复沽渎博:是的,普京希望尽 | 阿妞不牛 |
2 | 赵晓:第三只眼睛看俄乌战争— | 万维网友来 |
3 | 与阿妞继续讨论:不听川普劝, | 沽渎 |
4 | 境外势力让中国患上了精神分裂 | 文庙 |
5 | 需要排查的是什么 | 倩影 |
6 | “請您放心,我們都很好!” | Winston Sm |
7 | 俄乌有可能停战吗? | 施化 |
8 | 有点痛! | Winston Sm |
9 | 川黑何去何从 | 施化 |
10 | 美加生产力差别巨大,为何生活 | 旅泉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攻陷白宫.拿 | 木秀于林 |
2 | 伟大领袖毛主席来万维作报告 | 阿妞不牛 |
3 | 是李克强授意迫害哈佛博士陈琳 | 拿破仑 |
4 | 川黑何去何从 | 施化 |
5 | 史海钩沉:为何习近平对俄罗斯 | 爪四哥 |
6 | 有自媒把川普胜选比作诺曼底登 | 体育老师 |
7 | 俄乌有可能停战吗? | 施化 |
8 | 回复沽渎博:是的,普京希望尽 | 阿妞不牛 |
9 | 将核武归还乌克兰,会天下大乱 | 沽渎 |
10 | 乌克兰不是棋子,而是真正的斗 | 岁月长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