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初期,许多美国科技公司迅速采取行动。微软协助基辅防御俄国恶意软体,亚马逊帮助乌国将资料迁移至云端,SpaceX启用星链卫星网络服务支援战场通讯等。这些多为自愿性、无偿性质的企业行动,重塑私部门在现代战争的角色。
日经亚洲8月4日一篇文章指出,美国大科技公司虽在台湾扩展业务,但随著矽谷与中国保持更深远关系,危机时这些大企业不见得会援助台湾。
日经亚洲刊出美国智库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科技中心”(CSET)研究员布雷斯尼克(Sam Bresnick)的文章,他指出,随著台海局势升温、台湾与中国爆发冲突的风险升高,不清楚美国科技巨头在未来冲突中是否会像支持乌克兰般支持台湾。
台湾对美国科技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据点。Google是报告中对台湾进行最多绿地海外直接投资的公司,资源投入涵盖云端运算基础设施与研发设施。苹果公司与近50家台湾制造商合作生产其产品。微软近期启用在台首座资料中心,并与经济部合作投资人工智慧与物联网研发设施。亚马逊承诺在台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新投资,6月启用首座本地资料中心。这些举措反映了精明的商业判断。
然而整体而言,这些企业在台投资规模仍然有限。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大多仍与中国保持更紧密的商业、供应链与研发关系。这种不对称性引发一个急迫的问题:如果北京对台动武,这些美国科技公司是否会像当初支援乌克兰那样援助台湾?或者会考量在中国的经济利益与政治风险,而选择袖手旁观?
当初促成企业介入乌克兰的条件,在台湾并不存在。俄罗斯入侵时,美国企业在俄国几无利害关系。此外,西方社会对乌克兰的压倒性支持,也让援助乌克兰在声誉与政治风险上都相对安全。台湾则情况不同。若发生冲突,尽管全球可能出现支持浪潮,但多数国家并不承认台湾主权,这会使情势更加复杂。虽然美国科技公司在台湾的布局比在2022年前的乌克兰更大,但它们对中国的依赖,远大于当年对俄罗斯的依赖。
布雷斯尼克提醒企业与美国、台湾政府都不应将“聪明的商业投资”与“战略准备”混为一谈。单靠在台北设立的云端基础设施或研发中心,难以保证企业在战争中挺身而出,尤其是当这么做可能危及其在深圳、北京或上海的营运时。因此,美国与台湾政府不能等待矽谷届时会像对乌克兰那样伸出援手。台美政府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调整公部门对私部门的奖励机制,让科技巨头能在关键时刻支援台湾。
美国“安全与新兴科技中心”(CSET)近日发布一份报告,分析17家曾支援乌克兰的美国科技公司与台湾之间的关连。(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党媒悄悄去习 张刘对习“赶尽杀绝” |
2 | 蔡奇现身北戴河 两大异常 |
3 | 北京突然祭出意外举动 |
4 | 日长寿专家:60岁后一定要改的养生习惯 |
5 | 北戴河会议开启 元老逼宫大戏将上演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云斥巨资在沙漠里种树 9年过去 树怎样 |
2 | 苏州出大事了 |
3 | “李超人又提前嗅到风暴?”中国网友惊呼 |
4 | 党媒悄悄去习 张刘对习“赶尽杀绝” |
5 | 寿命长的人 下半身一般有这5个特征 |
6 | 蔡奇现身北戴河 两大异常 |
7 | 酸菜鱼 为啥吃的人少了 网友:4个原因,很 |
8 | 张又侠错失良机,倒习可能功亏一篑 |
9 | 北京突然祭出意外举动 |
10 | 太突然 奥运冠军被逮捕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