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川普不会让高市成美中关系“绊脚石”?

www.creaders.net | 2025-11-26 23:29:12  世界新闻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川习热线刚落,川普便致电日相高市早苗。 通话的次序,远比内容更能说明问题:日本首相7日的高分贝表态,已让东京成为区域紧张的新变数,美国不得不在与北京维系稳定的同时,出手“处理盟友”。 高雄市原意是展现日的决心,却在错误的时机点,将日本推向台海风暴的靶心,也让日本自己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

高雄市上任后,以台湾有事的表述,再度将日本推到台海问题的前线。 然而,这句话一旦从首相之口说出,其分量远大于选举时的宣传语言。 北京迅速反击,此时的日本,反而暴露自己无法独自承担风险的弱点。

不论这电话是由谁发起,习近平和川普通话时,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等于将问题直接定位为历史与国际法框架。 这是对东京的明确警告:不要试图在台湾问题上越线。 北京也清楚,日本在军力、能源依赖、经济规模以及地缘风险上,都承受不起实质冲突,因而选择在外交上“狠踩”而非“硬碰”。

而川普与习近平对话时,刻意将台湾摆在边缘,只谈朝鲜、芬太尼、农产品与经贸合作,为明年4月访中打地基。 台湾不是被交换,但也绝不是当下的优先。 他需要的是稳定的美中关系,而非一个因盟友言行而迅速恶化的危机。

川普与高市的通话因此成为“必要”,美方虽强调美日同盟坚固,但实际重点在于压低风险。 川普不会要求日本在台湾议题上退让,但美国的盘算很清楚:要与中国谈判,就必须避免日本的莽撞破坏氛围。 台海若成为导火线,美国的主动性就会大幅下降。

于是,日本的尴尬便浮现出来──它既无力主导台海局势,又无法承受局势升温; 既渴望在区域中扮演安全稳固者,却因高雄市的急躁定位,变成北京口中的麻烦制造者。

这种尴尬,不只来自外交策略的不成熟,也来自日本自我角色的矛盾:东京想当战略主体,却仍依附美国做为安全支柱; 想展现对台湾的支持,却没有能力承担冲突后果; 想主导区域秩序,却在力量与地位上都不足以撑起话语权。

高雄市在上任后展现的强硬,固然迎合国内部分选民,也符合自民党右派的外交传统,但她忽略的是,日本的地缘位置本身就是压力来源。 面对中国,美国有空间进行战略作; 日本却是直接承受火线冲击的一方。 一旦局势升温,日本的选项也随之缩窄。 高雄市的“提前站到最前线”,等于让日本自愿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这次事件中的态度明显冷静:美国务院的初步回应刻意模糊,美国驻日大使虽表态支持,但不掩饰对中国反应过度的描述,其实是将矛头转回北京,以避免日本被定调为真正挑衅者。 美国不愿日本在外交上被孤立,但也不希望日本因高市的主观判断把美国卷进一场不必要的危机。

正因如此,川普致电高市的象征意义在于:美国愿与日本站在一起,但不愿被日本推着走。 川普也在提醒高市,日本能做的不是抢当局势主导者,而是维持稳定、避免成为火种,并透过稳健沟通,确保自己不被排除在重大谈判之外。

川普不会让高市成美中关系”绊脚石“?

高雄市的莽撞言论,不仅让日本在北京眼中成为麻烦来源,也让华府不得不为盟友收拾残局,日本表面上喊得最大声,实际上却陷入最没有余裕的位置。 这才是东京真正的尴尬。

台海的火种本就多,日本若硬生生再添把火,不仅无助于威慑,反而可能让自己先被烧到,怎么做都不划算。 日本处境的尴尬,源于力量有限而声量过高; 而化解这种尴尬的唯一方式,就是让声量回到实力所能支撑的位置。 此时此刻,日本最需要的不是喊话,而是冷静的自我定位。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突发!川普:习近平已经同意了
2 军方传来惊人消息
3 中美再传重磅消息
4 军报最新发文 罪名更严重了!
5 突发!党媒连夜撤稿 北京匆忙转舵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四中全会
11
中共两会
2
中日关系
7
美伊冲突
12
大S
3
中美冷战
8
以伊战争
13
洛杉矶大火
4
万维专栏
9
何卫东
14
叙利亚
5
川普
10
AI
15
苗华被抓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