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祖父长眠哈尔滨 以色列代总理第二故乡在中国

www.creaders.net | 2006-01-10 09:14:51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竞报报道,以色列总理沙龙中风住院后,副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出任代总理,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舆论纷纷预测沙龙的政治生涯将被迫终止,所以奥尔默特在“后沙龙时代”的分量以及将扮演何种角色,更受到各方关注。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奥尔默特的中国好友、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和新华社前驻以色列记者刘洪,了解了这位以色列政坛的重量级人物的中国情结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对中国人民和哈尔滨人民有着非常友好而深厚的感情。”奥尔默特的好友、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告诉记者。

  曲伟说,奥尔默特家族与中国的情缘颇深:19世纪末,奥尔默特的祖父随大批犹太人从欧洲来到哈尔滨,1941年去世后被安葬在哈尔滨犹太公墓;他的父亲则出生在哈尔滨。奥尔默特曾说过“哈尔滨是我们家族历史的中心和转折点”。


  曲伟介绍说,从19世纪末开始,大批犹太人为逃避迫害和歧视纷纷从欧洲来到中国的东北城市哈尔滨,其中包括奥尔默特的祖父母。奥尔默特的祖父母去世后,就安葬在哈尔滨近郊的“皇山墓地”,这里保存着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人公墓。

  2005年11月,曲伟带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以色列。奥尔默特会见他们时说:“我家族曾经讨论过是否该把祖父母的遗骨移到以色列?后来,我们一致决定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也属于中国,属于哈尔滨……对于我的祖父母来讲,中国哈尔滨是最理想的地方。”


父亲遗言最后一句讲中文


  曲伟说,奥尔默特的父亲就出生在哈尔滨,在哈尔滨待了很多年又来到了长春,成为一个中国学校的俄语老师。为了与学生沟通,他还学习了中文,奥尔默特曾真诚而深情地对他说:“我的父母在这里成长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哈尔滨曾经是我的父母唯一可以幸福生活的乐园。”

  20世纪30年代,奥尔默特的父亲回到以色列,与一个在哈尔滨相识后在以色列再度相遇的犹太姑娘相恋结婚,她就是奥尔默特的母亲。奥尔默特说,儿童时代,他经常听父母提起哈尔滨。在家中,奥尔默特的父母常用汉语交谈。曲伟说:“奥尔默特父亲去世时最后一句话说的是汉语。奥尔默特说虽然他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知道父亲将自己最后的感情留在了中国,他明白中国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奥尔默特努力用汉语说出2008


  奥尔默特一直将哈尔滨视为他的第二故乡。2003年9月,曲伟随黑龙江农业代表团访问以色列时,将画册《犹太人在哈尔滨》送给了奥尔默特。奥尔默特既惊讶又激动,一页页轻轻翻看,当看到父亲的照片时,他非常激动,表示要十分珍惜中以人民之间的友谊。

  直到2004年6月,奥尔默特才终于有机会访问中国,他还专程到哈尔滨犹太人公墓祭扫祖父母和亲友。曲伟说,奥尔默特表示到哈尔滨这一天是他几十年来最激动最高兴的一天。当时,奥尔默特不仅充满激情地讲起父母旅居哈尔滨的故事,还在回答关于2008年奥运会项目合作问题的时候,努力用中文读出了“2008”这个数字。


哥哥帮助黑龙江搞农业培训


  应曲院长邀请,奥尔默特出任黑龙江省社科院的名誉研究员、犹太研究员。曲伟说:“每次我们到以色列访问,奥尔默特都尽量安排与我们见面,不是出于外交礼节,而是因为我们都是哈尔滨人。”

  由于黑龙江省和以色列的特殊渊源,以代总理奥尔默特的哥哥、前以驻华使馆农业专员欧慕然安排农业专家到黑龙江免费对发展绿色食品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不仅如此,欧慕然还自费从以色列调来两个专家前往黑龙江参加对研究人员的培训。


新闻背景

“东方巴黎”哈尔滨 犹太人功不可没

  19世纪末,肆虐欧洲的反犹浪潮妄图灭绝犹太民族,大批犹太人从欧洲来到我国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哈尔滨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聚居中心和精神中心,哈尔滨犹太人最多曾经达到2.5万人。犹太人在哈尔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历史作用。

  犹太人帮助哈尔滨奠定了哈近代工业基础,并促使哈尔滨成为中西合璧、异域交融的“东方巴黎”;而当时中国人民对他们无私的帮助,使得不少哈尔滨犹太人铭记在心。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哈尔滨犹太人重回哈尔滨,虽然时隔50多年,但他们“回家”的感情依然深厚。

  犹太人最初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开工而移居哈尔滨的。犹太人在哈尔滨居住的几十年间,创办了众多工贸商服企业,为哈尔滨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犹太人在哈尔滨创办了大量企业,并先后开办了哈尔滨最早的烫发店和西服制衣厂,培养了一批中国技师。在出口方面,1907年,哈尔滨犹太人比特克诺夫斯基首次将中国产的大豆销往欧洲,开创了中国大豆出口欧洲的历史先河。哈尔滨大豆从此誉满全球。

  此外,犹太人在哈尔滨留下了深深的犹太文化印记,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促使哈尔滨成为中西合璧、异域交融的“东方巴黎”。

  犹太人1907年在哈尔滨立住脚跟后,就创办了师资力量雄厚的私立犹太学校,并相继建立了一批小学、中学及各类专门学校,犹太社区和哈尔滨市培养了一批商业、音乐人才。

  1927年,犹太人在哈尔滨的势力出现衰退趋势。1932年,日本占领哈尔滨,犹太人受到排挤,许多犹太商店倒闭,一些犹太人被迫离开哈尔滨,前往上海或美国等地。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哈尔滨犹太人回到哈尔滨进行寻根之旅。

  73岁的原居哈尔滨犹太人伊萨克·夏皮罗说:“我一生始终牵挂着我的家乡哈尔滨,70年后重返故里缘于我心中始终未变的哈尔滨情结。我非常感激中国人民为保护犹太文化遗存所做的一切……在哈尔滨,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我找到了当年住的地方、犹太会堂和其它一些犹太建筑。在哈尔滨犹太人公墓的墓碑上,我甚至还看到了一些当年很熟悉的人名,他们永远长眠在这里。在追忆母亲时我总是会想起哈尔滨!”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