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讀者網 > 環球大觀 > 正文  

以色列人的“哭牆”文化

www.creaders.net | 2017-04-01 23:01:08  眾仆之仆 | 0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旅行到以色列,人們來到耶路撒冷的舊城,首先要去看的便是聖殿遺址的哭牆。“哭牆”(Wailing Wall)又稱“西牆”( Western Wall),是由聖殿山的回教圓頂岩石寺走下來,在山西邊殘留下來的一堵石牆;是一段高約二十公尺,寬約五十公尺的巨牆。此為原以色列人聖殿僅餘的殘址,是猶太人世界中最神聖的地方,是海外猶太人回到以色列朝聖必須朝覲的聖地,是以色列歷史的見證,是大衛王朝國魂的象徵。

  我兩次訪問聖地,都在哭牆旁邊停步觀察很久,海外的猶太人多半會每年一度回到哭牆的前面朝聖。也有生平第一次來朝拜的青年人,在哭牆旁聽專司教導的拉比,講述有關哭牆的歷史。當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後,大批猶太人涌回耶路撒冷,都來朝拜哭牆。那些首次踏上聖地的青少年,便獲得優先安排,因為這是他們生命中的大事。每禮拜五的下午傍晚時分,猶太教的大批神學生與教士,便會列隊來到哭牆前,集體詠唱詩篇並攜手舞蹈。在強烈的燈光照耀之下,成為耶路撒冷的一道風景。

  以色列人自稱為上帝的選民,其種族的優越,在戈個領域都有極優的表現,舉世有目共睹,也成為他們民族的驕傲。但猶太人卻一個悲苦的民族,有說不盡的血淚史,如苦膽般凝聚在每一個猶太人的心頭。

  提起以色列人悲苦的歷史,可說是罄竹難書。自士師時代(主前1300年至1000年,約四百年期間)起,以色列人便因多次背逆上帝與拜巴力神像等大罪行而招致異族的侵略與欺負,嘗盡了苦頭。而每當神的選民向上帝呼救時,神便派一位士師,拯救其選民於水火之中。如此反覆有七次之多。而當大衛王與所羅門王冠上的榮光斂盡,這些在巴勒斯坦蕞爾小國的人民,便開始了他們長達兩、三千年國破家毀的流亡生涯。所羅門王死後,更分裂為北國以色列與南國猶大,成為兩個更小的國家,在兵連禍結寫長久的鬩牆內訌下,招來了周圍虎狼之國如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國的侵略。這兩個小王朝乃分別於主前722軍(亡於亞述)及586年(亡於巴比倫)完全覆滅,結束了以色列王國的歷史。以色列人不但國破家亡,最重要的是象徵其民族靈魂的耶路撒冷聖殿也被毀,殿中的聖器盡被劫掠。劫餘殘留的人民,也被放逐到異域為奴,長達數千年。神的選民遭受如此悲苦的劫難,都是咎由自取。在以色列覆亡的前後,神多次多方地差遣他的先知,向這個民族不斷提出警告,但頑梗的選民卻置若罔聞,我行我素,而且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今日,毫無改變。

  能表達以色列人悲苦心聲的,莫如詩人在流亡中留下來的詩句:

  “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

  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

  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

  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

  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

  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

  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詩篇137:1-6)

  被俘擄到異邦為奴,還要受敵人的調侃與揶揄,真是情何以堪!流亡異域的以色列人的悲歌,較之三閭大夫屈原的《離騷》《九歌》,更為沉痛!

  耶路撒冷的聖殿,自所羅門初建以後,多次被毀也多次重建,如今殘留在聖殿山的西牆,為主前37年羅馬帝國的希律王所建。主後七十年在提多圍攻耶路撒冷數年,陷城後遭徹底摧毀。占領者為宣揚羅馬國威,只留下了聖殿的西牆,讓以色列人作為鑑戒。而這堵蒼涼斑剝的殘壁,迄今已二千年歷史的古石牆,便成為猶太人惟一可以追懷憑弔昔日聖殿榮光的地方。當—九六七年以色列收復耶路撒冷後,便向全世界鄭重宣告:“我們永不退出聖城!”

  猶太人將歷代以來的悲慘遭遇,與以色列在各地被迫害的慘痛歷史,以及數千年民族痛苦心靈的血淚,都澆奠在這堵石牆上。當他們千里迢迢地由世界各地奔回耶路撒冷,回到哭牆前,伸手觸摸到石壁時,便悲從中來,號啕痛哭!將民族的、家族的及個人胸中的塊壘與悲苦,都帶到在這座哭牆前,向神傾訴。他們有時也將心中的祈禱寫在紙片上,塞進牆縫中,但多半是以詩篇在哭牆前低回詠嘆。祈禱時身體搖晃,先前後晃,再左右擺,用整個的肢體與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沉哀。其實早在主後三十年,耶穌在最後一次進耶路撒冷時,已先為它衷哭過了(路加福音19:41),主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馬太福音24:2)。

  猶太人的哭牆文化,所代表的是他們民族悲愴抑鬱的情結。他們內心的呼求,到底是什麼呢?是上帝選民的引咎反省嗎?是憂傷靈魂的痛悔嗎?還是在虛擬的盼望中,等待祈求“彌賽亞”的降臨,以復興大衛王朝的榮耀?我們都無從得知。但上帝藉歷代先知向他們發出的警告與訓誨,應該還留在經書上與選民的耳邊吧。但看一看今日以色列國在他們由“郇山復國主義”到如今所凝聚成的民粹情結,與對阿拉伯人的血海深仇,卻使我們驚心,不知這個民族何時才會真正的憂傷反省,回歸基督的十字架下,與舉世所有亞伯拉罕的後裔一同領受神救贖的恩典。

   0


24小時新聞排行榜 更多>>
1 相差30歲的王石田朴珺夫婦,終究沒抵過殘酷
2 出人意料?張又俠操盤 全軍重大轉向
3 沒熬過酷刑 秦剛被處決?
4 神秘爆料指向8月 習要出事?
5 壓力排山倒海 川普被迫下令…
熱門專題
1
美伊衝突
6
俄烏戰爭
11
大S
2
以伊戰爭
7
萬維專欄
12
洛杉磯大火
3
四中全會
8
何衛東
13
敘利亞
4
中美冷戰
9
AI
14
苗華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兩會
15
美國大選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