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被404:撒马尔罕峰会现端倪 普京的失败是好事

www.creaders.net | 2022-09-23 08:08:39  维舟 CDT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为了应对乌克兰前线的困局,俄罗斯总统普京9月21日宣布全国进行“部分动员”——自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对大国来说还是头一回。这不仅标志着这场冲突进入了更不可预测的下一阶段,也使它成了战后欧洲最危险的一场战争。

消息一出,简中网上许多人欢呼“俄罗斯必胜”,有人说“支持俄罗斯干翻美国和北约”,还有人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是挺俄派经常用来为俄罗斯的开战行为辩解的说辞,但至少从现在来看,结果是一拳没打开,反而让人窥见了虚实,招来了百拳。

从日前撒马尔罕峰会来看,各方的反应就已经表明,俄罗斯的虚弱已大白于天下:哈萨克明显转向亲美了;印度不提了,那么多年的友谊,也不给面子了;连一贯与俄罗斯捆绑很紧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已表现出独行其是的苗头。普京窝在一堆人里仰着头看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说话的场面,这在一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也是在土耳其的暗中支持下,阿塞拜疆进攻俄罗斯盟友亚美尼亚,而格鲁吉亚也出兵南奥塞梯,试图从俄罗斯手中收复这块失地。由此可见,周边各国都察觉到俄罗斯深陷泥潭,如今正是自己多年不遇的好时机——普京去撒马尔罕或许是去寻找伙伴的,但现实表明,他的伙伴们发现,俄罗斯的失败而非胜利才是自己的机会。

在这次峰会上,中国敲定了中吉乌铁路,此前俄罗斯阻挠了25年之久,因为这条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作为新丝绸之路的南线,虽然对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意义重大,但它绕开了俄罗斯,当然也使中国得以强化在当地的存在。若不是俄罗斯现在有求于人,很难想象它会愿意做出让步。

稍稍想一下就能明白:如果真打得顺手,普京也就没必要升级动员了。从一开始就明摆着的一点是,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俄罗斯就已经输了。不过,那种“斩首行动”式的速战速决,是基于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现代战争,而现在拼动员给人的感觉则是:都21世纪了,它还在打一场20世纪初那种“绞肉机”式的残酷战争。

与此同时,此次宣布乌克兰东部四州就加入俄罗斯进行公投,投票结果是不出意外的(想想看,外蒙当初在苏联撑腰下独立,赞成票是100%),但这种迟来的合法化之举也意味着,俄罗斯的战争目标已经变了,不再是原先那样颠覆乌克兰政权、阻止北约东进之类的宏大目标,而是试图将占领土地合法化,将之在法理上变成一场“卫国战争”,也就是说,理论上已经从进攻性收缩为防御性了。

这肯定使俄罗斯与乌克兰难以达成妥协,因为无论是乌克兰还是西方,都已明确说过,谈判的前提是俄罗斯完全退出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乌克兰领土。乌东公投或许可以增进俄方在谈判时的博弈筹码,但问题是,就算得到这些土地,从战略意义上也是得不偿失的。

得到几块被打得残破的土地(能留在手里多久也难说),但失去乌克兰、遭到西方全面封锁,非但没有削弱北约的力量,反倒强化了其存在和欧洲的团结,这意味着对俄罗斯来说,开战的原有目标已完全落空。

1994-1996年间近两年的车臣战争,俄罗斯也曾打得非常艰难,最终以车臣获得非正式的独立告终。1999年8月,普京刚出任总理,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正是在这场战争中的强硬立场和最终获胜,使他通往权力的道路得到了巩固。普京或许想复制这样的成功,然而乌克兰毕竟不是车臣。

现在很难料想这场战争将如何收场,但极有可能,战后的俄罗斯不会变得更强大,而是会更衰弱。当然,如果俄罗斯遭受挫败,一个带着扭曲的怒意而又有能力制造破坏的大国将是相当危险的,然而,如果俄罗斯被视为国际秩序中的“问题”,将使它陷入更不利的境地。

虽然它还有核武器,但就像当年美国财长保尔森在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的口袋里有一把水枪,那么你可能不得不把它拿出来了。如果你有一个火箭筒,而且大家都知道你有,那么你可能不需要把它拿出来。”也就是说,真正的关键在于你的威胁是否具有可信度,然而俄罗斯的战争表现,已大大伤害了这一软实力。

为什么说俄罗斯的失败会是一件好事?这不仅仅意味着战后确立的一些国际政治原则和道义得到重申,还因为这样一点:一个无力对周围造成威胁的俄罗斯,更有可能形塑新的欧亚大陆秩序。

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乌克兰战争,西方基本都阻止了一个国家试图动用武力改变现状,而且赢得了道义上的压倒优势。这和冷战时代很不一样:当时印度吞并果阿、锡金,印尼吞并巴布亚、东帝汶,都得到了默认。

这不仅是因为世界格局改变了,也因为在社交媒体上,赤裸裸的侵略变得不再可行了,欧洲的那些政客即便未必真心想帮乌克兰,但选民不答应,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几个现实主义政客就可以完成桌底下的交易了。与此同时,乌克兰也幸好有了泽连斯基这样的总统,如果仍是以前那样的寡头,恐怕也难动员起士气。这或许表明,普京存在的一系列误判的背后,是他对政治的理解仍属于过去的那个时代。

在历史上,俄国一直是以自身的规模追求强权的代表。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曾惊叹地说到俄国人:“倾整个欧洲的力量才能让那些绅士规规矩矩地待在他们的国境之内。”在经历了两场残酷的战争之后,德国政治家已经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战争结束之后能形成一个联盟,那么,德国所能得到的将远远多于它所失去的。战争不容置疑地证明,对于德国来说,战争已经失去了它作为政治手段的功能。不管军人们在战术上获得了什么样的短暂胜利,德国都无法战胜一个全球联合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当下的处境是冷战残余的问题,它对于政治现实的接受似乎慢了一拍,也许它的失败能促使它更好地认知这一点。它的冒险失败,也警示了世人:过分地使用力量,其实并不能强化自身,反而会削弱自身。韬光养晦,至少是对所有人更可取的现实政治路径。

我知道,国内很多人支持俄罗斯,我周围就有人如此表态,不过当我惊诧地问起时,他狡黠地一笑:“我支持俄罗斯拖住西方,就怕它太快倒下。”实际上,大部分国人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说到底还是本着有利于本国的出发点,差别只是他们觉得什么情况下才有利于中国而已。

像俄罗斯相对衰落这样的大事,肯定会对国际体系带来深远的冲击,但至少现在来看,那可以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各国创造一些机会——就像我一位朋友语带双关所说的:“一鲸落,万物生。”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