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这一次,动员令能否帮俄罗斯在战争中翻盘

www.creaders.net | 2022-09-25 21:34:07  山巅上的加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对俄罗斯来说,动员令曾是比核武器更恐怖的大杀器。

但……时代变了。

——题记

1

当地时间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演说,宣布在俄罗斯联邦正式发布部分动员令。

据悉,这是俄罗斯在二战后首次进行军事动员——上一次动员还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代,再往前数,则是沙俄的一战时期。

动员令不是闹着玩的,对现代国家而言,它是指使国家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并对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一指挥,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一律服从战争状态的一种命令。一般又有分“总动员”和“部分动员”两种。

与平时政府发布的行政指令不同。动员令带有相当的强制性,发布后,一切被动员和征招的人员和物资,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听候调配。任何违反动员令的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或军法制裁。

自从对乌战事渐渐出现颓势开始。呼吁俄罗斯结束尴尬的“特殊军事行动”状态,发布动员令,全力一搏的声音其实一直存在——很有意思,这种声音不仅俄罗斯国内鹰派们在喊,甚至在中文互联网上也有人喊的非常凶。

很多人似乎真的认为,俄罗斯这场仗打的之所以拉胯,是因为“没使出全力”。一旦动员令发布,俄军就将以猛虎搏兔之势,轻松击败人口、军事实力都远逊色与它的乌克兰。

表面上看,这种想法也挺自然的,毕竟在我们所熟悉的影视作品中,“俄式动员”或者“苏式动员”场面都很宏大——成百上千万的斯拉夫棒小伙子,乘着火车跨过莽莽俄罗斯雪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战场上,火车门哗啦一开,拿上一杆莫辛纳甘或一梭子子弹,喊着乌拉就冲向了前线……

这种意象给人的视觉冲击实在是太强烈了。而历史上的俄罗斯也确实曾凭这种动员方式击败了拿破仑和纳粹德国,不由得让人不得不相信这种“俄式动员”确实是有魔力的……

但且慢,这种想象其实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是俄罗斯目前即将进行的,是否是这种传统动员?

第二,这种曾被验证有效的“俄式动员”,今天的俄罗斯又能否发动,并祈祷相应效果呢?

对这两个问题,不能靠浪漫的臆想来揣测,而要费些笔墨来严肃辨析。

2

首先是此次动员规模的问题。

其实,就像俄总统在演讲中强调的,目前俄罗斯进行的不是“总动员”,而只是“部分动员”。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随后则进一步解释说,此次部分动员过程中,将只征召30万名预备役人员。

30万人这个数字看似很多,但与俄罗斯可动员的兵员池相比,它似乎非常小。

据2021年的最新统计,俄现有预备役军人总数约为200万,虽然人口常年处于负增长状态,但俄罗斯好歹也有1.4亿多人,每年达到服役年龄的年轻人口也在140万左右,综合算起来,如果真的进行大规模动员,全俄罗斯能拿枪上战场的人少说也可以达到2000万左右。

这样一比较下来,30万人确实太少了。

但是,拿另一组数据对比,你又会觉得非常耐人寻味——俄罗斯目前在俄乌战争中投入的总兵力,据信刚好也应在30万人左右。

实际上,如果你粗看俄武装力量的公开数据,也会觉得很奇怪,因为自上一轮绍伊古军改之后,俄罗斯现役正规陆军的数量,其实只有24万人。

理论上讲,即便算上了海空军等技术兵种、车臣的“卡家军”以及卢甘斯克、顿涅茨克两地的亲俄武装,凑30万人似乎也很勉强。

但俄军的兵力其实不是这么算的,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俄军的军种体系,搞的比“五军制”的美军还要复杂。

笼统的讲,除了24万正规陆军之外,俄军至少还有5万空降兵(我在之前的稿子中一再强调,空降兵才是苏联中后期开始俄罗斯着力建设的重点),此外16万边防军和18万内卫部队。

这些部队加在一起,俄罗斯可在平时调用的现役地面武装力量总兵力应在60万人左右,派30万人到俄乌战场上打仗,这个数量刚好逼近俄罗斯既维持战线、又在其他方向上维持边防力量的极限。

而抛开武器配置各有优长不论,单从兵员素质、忠诚度和作战意志上讲,俄各地面军种的排名应该是空降兵>内卫部队>正规陆军>边防军>预备役。

这其中空降兵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匈牙利事件之后历次冲突中都担任尖刀打头阵的角色。战事顺利的话,其他部队跟着维持一下局势记性了。

目前,代表俄罗斯在乌克兰赫尔松地区冒着兵力劣势和补给困难死守的就是这帮人,但其战损也非常严重。

相比之下,俄陆军的士气久战之下则逐渐堪忧,不久前哈尔科夫方向短短数天内大规模的“转进”,就是陆军搞出来的,不到万不得已,俄军高层是会避免让这些部队打硬仗。

也就是说,目前俄军在前线,其实是一个打硬仗的空降兵、加少量内卫部队、加正规陆军这个组合。基本属于“掐尖”,将国内可战之兵当中最能打的这部分凑出来上战场,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而现在俄军遇到的问题,是这30万精锐和准精锐陷入了泥潭和苦战。在战损和士气消磨之下逐渐不够用了,前线缺血严重,需要新兵员。

那么按照一般的军事逻辑,我们很难相信俄军在宣布“部分动员”后,会直接让刚刚重新拿起枪的预备役士兵们上前线——这属于“驱市人以战”,是兵法上的大忌,相信俄高层不会出这样的下策。

从普京和绍伊古今天的表态上看,俄罗斯更可能采用的策略,是征召这30万预备役,让其替换目前处于现役,但尚在后方担任边防等守备工作的现役部队的职能,然后将这部分现役兵成建制的投入到俄乌战场上,这样无论从战争效率还是作战素质上看都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俄罗斯此次宣布部分动员的预备役人数刚好是30万,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

说的形象些,俄罗斯目前想采用的,很可能是一个“田忌赛马”式的打法。目前派到乌克兰前线的那30万精锐是“上驷”,留守在俄境内尚未上阵的那30万守备军是“中驷”,而即将被动员的30万预备役是“下驷”。

现在要做的是让“下驷”去顶替“中驷”的戍边工作,然后把中驷也拉到战场上去帮“上驷”一起拉车,看看能不能将俄乌战争这架破车从苦战的泥潭中拽出来。

顺着这个逻辑,你也就能看懂普京近期的一系列动作——

9月初的时候,他前往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视察了俄军远东战区进行的“东方2022”军演。

军演一结束,他又马不停蹄的飞赴撒马尔罕,参加上合峰会。刚刚回到莫斯科,他又再次警告西方如果对俄罗斯本土动武将使俄罗斯动用核武器。

这一系列表态,汇总起来看都指向一个目的:俄罗斯要保证其他方向上的边境和局势稳定,这样才可以在完成部分动员之后让预备役去接替之前留守部队的工作,而将后者投入战场,做全力一搏。

所以在目前看来,俄罗斯进行动员的体量,确实只能在30万人上下,人动员再多了也没用。因为现代战争,尤其是境外作战,这些新被动员的部队,是无法马上被派上战场的,直接参与惨烈的战事肯定会掉链子。绍伊古在今天的演讲中一再重申不会让志愿兵直接参加俄乌战事,想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真正上阵的恐怕还是久经训练的现役军人。

所以很多人想象中,普京一声令下,俄罗斯立刻出现几百万动员兵,喊着乌拉就往乌克兰前线冲的盛况,不会也不可能在今天出现。现代战争是一种高度专业化且极为考验部队士气的“专业工作”,这决定了传统动员方式除了加速俄罗斯国力的消耗,没有现实意义。动员30万人虽然不多,但却是俄罗斯目前为这场战争能做的动员极限了。

3

是的,从历史上看,俄罗斯的动员令非常有力,甚至是一种比核武器更有威慑力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导致了一战的最终爆发——

1914年,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遇刺之后,德俄两国虽然剑拔弩张,但两国其实都不敢下定决心向对方宣战,最终促使德皇威廉二世这样做的,就是他表哥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的那纸“全俄总动员令”。

当时,沙皇尼古拉为了在战争一旦爆发时能及时将俄罗斯这台反应迟钝的“蒸汽压路机”开起来,想的是先发布总动员,让俄罗斯的战争机器“预热”,而后观察德国的进一步动作再做决定。

但他始料未及的是,德国方面一看他这个架势就急了。因为德国有个“施里芬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在万一开战后趁着沙俄反应慢、未完成动员的间隙先集中兵力在西线击破法国,然后再回师东线,应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上千万沙俄士兵。

而沙俄提前宣布的动员令,等于让施里芬计划直接破产了——我本来就想打你个头大、准备慢,你要现在提前准备了,那我还打个屁?

于是德国只得向法俄两国宣战,一战爆发。

从一战最终的统计看,德国人的担忧确实是对的。沙俄为这场战争动员最终动员的总兵力达到了恐怖的1600万人!非常讽刺的是,最终沙俄的崩溃与其说是在前线被德国人打败的,倒不如说是被自己那高效到与其经济实力不匹配的动员体系给拖垮了的。

而在二战中,由于苏联前期的工业优先政策,加上美国等战时盟友的援助,二战中苏联动员的总兵力人数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200万人——也就是说,战后苏联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刚好能匀一个战时被动员起来的士兵。所以那个时代,“战斗民族”确实不是白叫的。

所以从克里姆林宫签发的动员令,的确曾是非常恐怖的。但我们不要忘记,无论沙俄一战时的动员,还是苏联二战时的动员,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俄罗斯当时的人口结构。

一说起俄罗斯,很多人的印象往往是“地广人稀”,但实际上这个标签只能贴到19世纪以前。19世纪、尤其是19世末,欧洲地缘发生的最大变化质疑,就是在农奴被解放、医疗技术革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沙俄人口出现了恐怖的暴增。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沙俄人口刚刚突破7000万,但到了1916年,顶着惨烈的一战,沙俄人口总数达到了惊人的1.8亿。半个多世纪中增长了一亿多人。

而在这些增长数字的背后,人口结构的极度年轻化。一战爆发时俄罗斯人口的平均年龄仅为20岁上下,满大街都是年轻棒小伙子,所以当时的沙俄最不缺的就是青壮劳力。

而在简单的人口数量和年龄优势之外,当时俄罗斯还有一个其他欧美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当时俄罗斯的城市化率极低。

一战爆发时,俄罗斯的城市化率刚刚超过15%,也就是说1.8亿人口中,在城市里生活的人还不到三千万。而相比之下,英国早在19世纪中叶城市化率就超过50%,一战爆发时英法德三国的城市化率都在六成以上。而我们要知道,在战争中,同样是死一个人,死一个在偏远乡村出身的年轻农民和死一个在城市里打工的年轻工人,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英国著名小说家肯·福莱特在他以一战为背景的小说《巨人的陨落》中就曾有过一段“死亡邮差”的描写:

当英军在前线发动一场战役,一个军团报销了,邮差来到主人公所在的工业小镇上,挨家挨户的敲门,向户主投递“您儿子阵亡了”的消息。很快这个小镇就被悲伤、恐惧和随之而来的反战情绪所吞没了。这样的城镇之后就会成为反战的堡垒。这就是为什么越是现代工业化先进国,反而越在战场上死不起人的原因——城市和工业化,先天就对战争的痛楚有农业社会无法比拟的放大效应。

是的,与同期的英法德美相比,一战中的沙俄和二战中的苏联的优势就在这里,由于城市化率低,加之人口极度年轻,对战争伤亡的耐受程度天然远超这些国家——这就是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甚至更早的战争中,俄罗斯总给人留下一种“不惧伤亡”的印象的根本原因。说白了,主要原因未必是文化上的,而更可能是人口年龄和分布结构使然。

而我们说回今天的俄罗斯,我们会看到,今日俄罗斯难以再进行当年那种总动员的原因其实也在于人口的年龄和分布结构问题。

从年龄上看,今天的俄罗斯跟日本一样,面临相当严重的少子高龄化问题。1993年俄罗斯人口一度达到1.486亿,随后开始缓慢震荡下降。2008年降至约1.428亿,减少近600万人。

从2009年起,俄罗斯人口数量一度停止下降,甚至连续八年呈小幅增长。2017年,俄罗斯人口总数攀升至1.468亿,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总人口的第二高峰。

很多人将这种人口增长归结为同期普京政府的经济政策起效,但更多专家指出,这更可能只是苏联末期最后一波生育高峰所带来的“回声效应”。

果不其然,从2018年起,俄罗斯人口再次开始下降,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俄罗斯总人口以2021年1月1日为准约为1.462亿。在两年时间里减少了60万人,相当于一年减少一个俄在乌投入的总兵力。

而人口结构则更成问题,丢一张俄罗斯今年的人口年龄柱状图大家自己看吧。

俄罗斯平均年龄已经在2020年超过了40岁,年轻人尤其是小伙子越来越少了。

当然,上述问题,在乌克兰也存在,不过在自己的领土上保家卫国和到外国参战,动员力天然就是不一样的,在今天乌克兰战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乌军中有“上阵父子兵”的情景,而这一点是远道而来的俄军无法做到的——征调一对父子去境外作战,这个动员难度太高了。

还有一个要命的事儿,就是俄罗斯现在的城市化率问题。

眼下俄罗斯的城市化率高达75%,远高于我国的58%,且与美国等国家中小城市吸纳大量人口不同,俄罗斯的城市化与日本类似,是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极少数超大型城市吸纳了主要人口。尤其是年轻人,都热衷于当“莫漂”“彼漂”,导致这些城市房价都跟着走高。

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一二战的那种旧式总动员,俄主要城市将感受到的“战争痛感”将是非常大的。万一再出现前线重大失利,来个俄版“死亡邮差”……那这些大城市老百姓的精神能不能绷得住,就很堪忧了。

可能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近些年来,俄军征兵的主要对象,其实高度依赖人口稀少但“战争痛感”不强的偏远农村、甚至偏远地区的少数族裔农牧民。所以今天的俄军其实是一支无法代表俄罗斯今日人口真实结构的“穷人军”甚至“外族军”,这也是为什么进入乌克兰之后,连乌克兰那些老旧的洗衣机、电视、冰箱,在俄军士兵中也成为了值得争抢和运回国内的战利品的原因。

当然,这些兵源结构的问题,放在平时也许并无大碍。但眼下赶上了对乌战事不利,需要宣布部分动员,重新征兵。这种操作执行起来就必须非常小心。就像绍伊古一再保证的,俄不打算把受过教育的大学生送上战场,甚至大城市青年我估计也不会被动员。

所以总结起来说,俄罗斯目前能动员的兵源池,其实相当有限,城市的主体民族的俄罗斯青年,其实反而很难应征。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为大家分析还原一下俄罗斯目前军事动员潜力的现状。

之前做过一些分析,虽然预判大体都对了,被国内很多铁杆挺俄派说成是“不懂军事”。但实际上,你听他们说那些“军事”——苏联当年如何如何牛逼,沙俄当年怎么怎么能打。会发现这些都是旧时代的老黄历了。动员令虽然还是那个动员令,但每个时代,战争的内在逻辑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军事”当然也就完全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怎么爽怎么说。

确切的讲,我们这些普通人其实都“不懂军事”,现代战争是个盲盒,有太多情况是新的了。

而以现状来看,今天俄乌战争所体现的模式和俄罗斯目前的国情,都让其无法重温历史上那个一声动员令下成千上万“战斗民族”喊着乌拉上战场、然后战局反转的盛况。

根据目前的表态,俄罗斯并不打算这样做,也不可能这样做——更毋宁说,即便真的能做到,起到的效果也将适得其反。

总之,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发生了社么?广东潮州、汕头一夜空城
2 中国老百姓恐怕真的要准备“吃草”了
3 四川一公交车辗压多人 恐怖画面曝光
4 上海楼市,打响第一枪
5 国之将亡,必有妖盐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