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认清普京政权的本性,而把寻求与其对话与合作作为俄罗斯政策的主轴?在俄乌战争即将一年之际,法国政坛各派很少有人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省,法国有舆论呼吁,现在是法国必须反思的时候了。
2000年代伊始,当普京接替叶利钦成为陷入混沌的俄罗斯领导人,一个困扰美国外交政策及智库的问题是 “谁失去了俄罗斯?”美国国会曾为此举行过多次听证,美国的专业机构有过无数次的讨论,是谁放过了一个让从前苏联废墟中残存的俄罗斯回到民主阵营加入国际秩序的良机?我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忽略了什么迹象?另外的政策是否可能?对于未来有什么样的教训?
法国世界报社论家科夫曼在题为“法兰西共和国的衣柜里有太多的俄罗斯尸首”一文发出这些疑问,她认为,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认真的辩论。德国是从俄罗斯侵乌三天后陷入这样的辩论,欧洲重返战争,新总理朔尔茨对国会发表“时代变了”的演讲,从此,情愿与否,德国就与这一新时代的节奏链接在一起,接二连三跳过了德国外交政策几大传统支柱:能源依赖俄国、国防投资过少以及拒绝向交战国提供武器。
德国议会,各党派,媒体及研究机构,这种变化被广泛讨论,分析和争议,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也不例外。曾长时间担任外长的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公开承认其对俄政策失误,他所在的同属于朔尔茨的社民党,开始了一个痛苦的修正外交及安全准则的进程。前总理默克尔最受批评的是不肯检讨其对俄政策的失误,朔尔茨最受批评的指责是拖延了他自己宣布的德国需要“一场革命”的进程。
科夫曼转而指向法国,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任何人对法国对俄政策的过去、现在做出任何审视,好像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虽然法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没有德俄关系那么深,但乌克兰战争在法国媒体无处不在,几乎攫取了外交部和国防部的日程表,影响到法国的经济,导致法国向乌克兰送去重武器,并强化了法国在北约东翼的军事存在,但是,没有任何人质疑法国为什么走到这一地步。
作者认为,欧洲任何国家都脱不了干系,瑞士质疑其“中立”政策,英国在战争初期已经对“伦敦格勒”以及允许俄罗斯寡头金钱淹没伦敦金融城及伦敦房地产的方式进行了反省。伦敦显然比法国行动得更早,尤其英国2015年起就卓有成效地培训乌克兰部队使其得到“赎罪”。意大利人宁愿与乌克兰当面讨论“和平”,闭口不提贝鲁斯科尼与普京非常个人化的友谊;波兰人不需要任何讨论,他们在对俄政策方面毫无差错。
但是一如德国一样主张与俄罗斯对话和合作一直到2022年2月的法国,今天面临着这一政策失败的后果,难道法国能避免其二十年来对普京当政的俄罗斯施行的外交政策的检讨吗?作者认为,法国的对俄政策演变与历任总统有关,面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希拉克与普京的俄罗斯站在一起反对;但当马克龙顽固地试图将俄罗斯纳入未来的 "安全架构 "时,同一个普京却只想着粉碎欧洲秩序。萨科齐向俄罗斯出售了两艘西北风战舰,被他的继任人奥朗德解除了合同,但是,奥朗德与默克尔主导的徒劳无功地企图解决顿巴斯冲突的“明斯克协定”也非常值得深入地解剖。
可是,在战争临近一周年之际,除了2022年12月1日对一项简单的决议进行表决外,只有空荡荡的法国国会于12月3日辩论过一次。法国国民议会外交委员会负责人形容这一缺少好奇心归咎于法国人的“自以为是”,"法俄对话的神话将欧洲锁在里面",却没有人愿意质疑。还有一个解释,面对今日法国绝大多数公众敌视普京,没有任何一个法国政党愿意触动过去。共和国的衣柜里有太多的俄罗斯尸体。
为什么不做呢?假如是一场严肃的辩论,法国共和党必须解释过往与俄罗斯众多议员的关系,国民联盟必须解释他们的经费来源,法兰西不屈服领导人梅郎雄必须反省不断重复的不实之词,他与前总统萨科齐一样,宁愿相信“克里米亚就是在一个喝醉酒的晚上送给了乌克兰”;马克龙的政党也应该向他们的选民说明,为什么马克龙六年来选择了这样一个对俄政策,为时不晚,今天的抉择需要反思昨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