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宁可十步远,不可一步险"——这句古老的谚语用来形容法国当前的监狱危机再恰当不过。
如今铁窗内人满为患,犯人如"沙丁鱼罐头"般挤在一起,法国总统马克龙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解决方案——将囚犯"打包"送往海外,租用外国监狱关押法国罪犯。这一惊世骇俗的提议,瞬间点燃了法兰西共和国的舆论场。
"我们将租用任何可用的监狱位置,地点不限"——这话被马克龙用来回应贝济耶市市长罗伯特·梅纳尔关于监狱空间严重不足的质询。
法国考虑将自己的囚犯"外包"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历史的车轮仿佛在倒转——从18世纪将囚犯流放到南美洲的"魔鬼岛",到21世纪的"全球监狱租赁",形式翻新却是本质依旧?
马克龙的野心害不止于此。他同时表示要为计划中的5000个新增监狱位置"改天换地"——打破陈规,建造更为轻便、速度更快的监狱结构。
"这些设施应该采用更简单的保护规则,我们可以大胆放宽标准,"马克龙斩钉截铁地表示。这不仅是对传统监狱建筑标准的颠覆,更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监狱革命。
更逆天的是,马克龙还慷慨地为司法部长杰拉尔德·达尔马宁的提议背书——让囚犯为自己的监禁费用买单。"我支持监狱中的工作制度,我支持这种劳动得到社会认可,我更支持囚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总统的发言勾勒出法国未来监狱系统的三大支柱:向外扩张、简化建设、囚犯自费。
透过数据,我们可以窥见法国监狱系统的"万丈深渊"。截至今年春季,法国监狱超额收容率高达120%,部分大城市监狱甚至突破200%的警戒线。
罪犯三人共睡一张床,浴室如公共澡堂,隐私权沦为奢侈品。监狱过度拥挤不仅酿成了频发的暴力冲突,更成为囚犯自杀和狱警身心俱疲的温床。
马克龙的这剂"猛药"来得恰是时候,但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司法主权的灵魂拷问:法兰西的囚犯,是否只能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服刑?这种"跨境司法"模式又是否会开历史倒车?
从法律视角看,将法国囚犯安置在遥远的异国监狱,无异于打开潘多拉魔盒。司法管辖权纠纷、囚犯探视权保障、监狱标准差异、文化冲突壁垒——每一个问题都如同埋藏的地雷,随时可能引爆。
从人道主义角度看,远离家人、朋友的"天涯囚徒",心灵创伤或将更为深重,未来回归社会之路更加崎岖。
马克龙提出的"囚犯自费"构想更是在社会各界投下了一枚炸弹。支持者认为:罪犯理应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不应让守法公民为其吃穿住行买单。
反对者则从人道主义出发,这位这无异于阶级歧视,贫困囚犯将因无力承担费用而陷入更深的社会边缘化漩涡。
在全世界,法国并非首个尝试"监狱外包"的国家。北欧雪国挪威曾与荷兰签订"监狱租赁协议",将挪威囚犯安置在荷兰的监狱中。这一北欧模式初尝成功,但法国与挪威两国国情、法律土壤相去甚远,"照猫画虎"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数。
马克龙的这番"惊世骇俗"之言,折射出法国政府面对司法危机时的不得已与无奈。短期内,"租用"海外监牢或许能缓解"一床难求"的窘境;长远来看,唯有从源头治理,才能拔除法国司法系统的"顽疾"。
马克龙的"海外监狱计划"或许标志着法国司法制度正站在十字路口,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改革创新的契机。
从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其囚犯,我们可以窥见这个国家的文明高度。古人云:"徒法不足以自行。"治理监狱危机,不仅需要硬件改造,更需要软件升级。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形势突变!北京定下这条死线 |
2 | 多亏习不在北京,网传中南海“小政变” |
3 | 柴静在中国遇到麻烦了 |
4 | 一切尽在不言中,更多中美瑞士会谈现场照片 |
5 | 为女顾客洗头 一代男神上海理发店被捕获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真要变天!上海滩悄悄流传… |
2 | 习最后希望被“连根拔起” |
3 | 华人炸锅 川普签署这一行政命令 |
4 | 等不及了 川普结束中东行急回美国 都是为 |
5 | 形势突变!北京定下这条死线 |
6 | 多亏习不在北京,网传中南海“小政变” |
7 | 国库见底了?中国放出大消息,令人心惊 |
8 | 官方确认“壮王”被捕 四中前高层恶斗加速 |
9 | 中美日内瓦谈判真相揭晓 习当局彻底露馅 |
10 | 寿命长短与头发有很大关系?研究20万老人答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