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可能将成为中国新领导人的习近平在神秘消失之后,于上周末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在消失之后,却还未重返。下月,习近平将接任中共总书记一职。届时,他的首要任务将是着手解决一个问题:超出人们预期的经济放缓。
此次的经济增长放缓并不完全出人意料。中共试图为房地产市场降温以及控制通胀已有一段时间。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社会不满情绪。不断攀升的房地产价格则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在最新的五年计划中,中国的规划者们谈到,要将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至7%这一更可控的水平。
但目前,中国仍在准备再次作出更多的刺激性支出。对于这样的举措,它需要十分小心。如今,北京方面的政策调控空间远小于2009年。2009年大规模刺激计划的副作用,目前正以不良贷款以及工业产能过剩的形式表现出来。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50%这一匪夷所思的水平,而且效率低下。经济增长依然过度依赖能源消耗并对环境构成污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最不需要的就是又一次支出狂潮,因为那可能进一步侵蚀银行资产负债表并加重产能过剩。
习近平有必要遏制新一届地方官员的投资冲动。过去,地方官员在接掌权力后通常都会大举投资。他应当推进现任政府已经谈了很多却很少落实的全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习近平的新班子应当将政府支出引导至医疗保健以及教育等软件基础设施,而不是引导至港口、公路以及铁路等硬件基础设施。如果社会保障能使民众更有安全感,则民众的储蓄意愿将趋于下降,向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也能更快实现。政府还应进一步放开利率管制。从今以后,中国应减少对于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提供廉价资金的关注,将更多精力放在为储户提供合理的存款利率上。
当然,中国是一个大国,仍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但政府支出的优先选项应以不那么光鲜的项目——比如下水道系统——为主。今年7月北京反常的暴雨导致至少77人死亡,暴露出这座城市下水道系统存在的不足。
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已在发生变化。由此带来的好处之一是民众工资水平上涨。但向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并非易事。中国政府变土地为收入的把戏在现实和社会不满的制约下正逐步走向尽头。如果中国政府想要建立起可行的社会福利体系等机制,则需要提高对民众的征税效率。而那可能导致政府与其所创造出的中产阶级发生冲突。
中国的短期增长问题并非无计可施。中国政府的负债水平较低,并拥有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既然习近平已经回归公众视野,他就应该开始思考一下经济增长新模式的问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4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5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3 | 比亚迪无锡、成都工厂爆发罢工抗议 |
4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5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6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7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8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9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10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