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同志與世長辭,轉眼已整整十四年時間。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以他超凡的勇氣與謀略,帶領這個國家,史無前例地開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變革。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和平崛起,也在近年來為整個世界所矚目。在逝世4天前,卓琳就寫信給江澤民,轉告“鄧小平的臨終囑託”:不搞遺體告別儀式,不設靈堂,解剖遺體,留下角膜,供醫學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里。
鄧小平真的過起了兒孫繞膝的恬靜生活。他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早上八點起床,喝一杯濃茶,他喜歡四川或者安徽的青茶,也喜歡西湖的龍井。然後吃過早飯,看看報紙,大約十點鐘,到院子裡散步。
第二天凌晨,全世界都知道了。播音員在電台和電視上哀聲宣告,一遍又一遍,幾百個城市裡面,哀樂一刻不停,公共汽車全都披着白花和黑色絲帶。香港的三十八個地鐵站,哀樂持續了十分鐘。
鄧小平最喜歡的是孩子。他有五個子女,四個孫輩。退休之後,他和孫輩們在一起的時間多了,他自己也變得年輕了。
他十二點吃午飯,午休到三點,起來打橋牌,或者看書,看錄像,之後再散一會兒步。六點半吃晚飯,在飯桌上他喜歡聽孩子們聊天。晚上再看一會兒電視就睡覺。
外孫女棉棉自己扎了許多小辮子,鄧小平一把抓住,說:“抓住小辮子!”。
鄧小平退休以後,曾說,我最終的願望是過一種真正的平民生活,生活更加簡單一些,可以上街走走,到處去參觀一下。
退休以後,他還愛看一些電視劇。但是,需要孩子們或者工作人員在旁邊給他講解,因為他耳朵聽不清。每年春節,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他必定和全家人坐在一起觀看。全家人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鄧小平最愛鍛煉身體。每天散步之前,他都要做操。退休之後,他為自己編了一套體操,抬腿、彎腰、伸胳膊,都是些最簡單的動作,但他做起來卻是十分認真。
鄧小平是個球迷,對體育節目百看不厭。《體育報》也必看。他特別喜歡看足球。據說,早年他在法國的時候,為了看足球,還當了一件衣服。退休以後,他有更多的時間,只要有足球比賽,他一定是電視機前的忠實觀眾。
他從早到晚陷在疾病的折磨中,難得有這樣的表情露出來。“他是個非常堅強的人”,黃琳說,“我能體會他臨終前還是比較痛苦的,但一聲不吭。就是這樣,而且我覺得他很平靜。”
自從1994年春節以後,鄧小平就再也沒有公開露面。境外的媒體至少一百次說他“病危”,他卻在京城裡自己那個四方形的院落中,過得既舒適又灑脫。
鄧小平是在1989年9月4日提出他的辭職要求的。辭職信寫給黨中央政治局。但是,直到11月9日全體中央委員同意了他的辭職之後,他才算是退休了。在當代中國的歷史上,這一天是可以留下一頁的。黨的領袖的“終身制”在這一天被瓦解了,第三代領導集體從這一天真正開始了自己的歷程。
根據醫生解釋,他的心臟健康,肝脾也好,沒有老年人常見的糖尿病或者前列腺炎,致命的問題發生在神經系統,這在醫學上叫做“帕金森綜合徵”,是一種沒有辦法根治的疾病。
他把這一天剩下的大部分時間花在辦公室里。他喜歡看地圖,喜歡翻字典,有時候看看《史記》或者《資治通鑑》,但他更喜歡看《聊齋》。他喜歡打橋牌、游泳、看人家踢足球,但他最經常的運動是散步。
1992年1月27日,鄧小平視察珠海江海電子有限公司,在談到人才和創新問題的同時,出人意料地談到了家庭問題。他說:歐洲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沒有家庭不行,家庭是個好東西。我們還要維持家庭。
卓琳與鄧小平是一對性格迥異的夫婦,但他們心底深處有很多內在的東西是相通而融和的,兩人默契應對着一切來自外界變幻的風雲。家庭的溫暖,無疑有助於鄧小平從容應對接踵而至的政治風波。
鄧小平少小離家,南征北戰,四海漂泊,但對自己的家庭卻是特別地珍惜,對於自己的親人也總是牽掛在心。
鄧小平非常關心後代,他自己曾不無幽默地說:“以後如果評獎的話,評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爺爺,我可以得這個獎。”每天老爺子還沒起床,卓琳就把孫輩抱到他被窩裡去陪老爺子。“他呀,最喜歡跟小孩玩了。小孩在他辦公桌底下玩啊鬧啊,他有事則專心地做自己的事,沒事時就跟他們玩,或分發給他們一些巧克力。”
鄧小平也喜愛大家庭中暖融融的氣氛,和孩子們在一起,他總是無比開心。他平常沒什麼話說,但跟孩子可有話說了,逗呀、抱呀。在鄧小平晚年時,卓琳“規定”孫輩每天定時要看爺爺,要來親爺爺,要來爺爺這裡坐一坐。
鄧小平夫婦倆都非常喜歡孩子,同他們在一塊備感天倫之樂的溫馨。他們自己的5個孩子、鄧小平的妹妹及妹妹的孩子、卓琳姐姐的孩子都生活在鄧家,由卓琳照顧。
1950年,重慶解放不久,鄧小平即將自己的繼母夏伯根從老家廣安接到了重慶,從此,夏伯根便與鄧小平一家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照顧,享受天倫之樂。
家庭幸福不僅是上天的恩賜,更需要個人用心的經營,是一種付出後的回報。鄧小平非常注重處理家庭中的各種關係。
1950年,重慶解放不久,鄧小平即將自己的繼母夏伯根從老家廣安接到了重慶,從此,夏伯根便與鄧小平一家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照顧,享受天倫之樂。
其實,在黨的領袖人物中,重視家庭作用,提倡處理好家庭關係的不只是鄧小平一人。毛澤東就說過:我們還要提倡父慈子孝。提出建立模範家庭,這是共產黨的一大進步。我們主張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愛弟敬,雙方互相靠攏,和和氣氣過光景。
當前新聞共有0條評論 | 分享到: |
|
||||||||||
評論前需要先 登錄 或者 註冊 哦![]() |
48小時新聞排行榜 | 更多>> |
1 | 如臨大敵 中共密件熱傳 |
2 | 一股暴跌潮,正在席捲全國 |
3 | 中國市場突傳重磅利空 |
4 | 全場傻眼 中國學者丟人丟大了 |
5 | 大權旁落?習最新講話再現異常 |
6 | 危急,中南海風暴要來了 |
7 | 朝鮮士兵遭屠戮畫面被公開!烏軍直呼“不敢 |
8 | 為何劉亦菲單身至今?看完這些照片你就明白 |
9 | 牆內車友大呼:燃油車的天塌了 |
10 | 一封體制內高人撰寫的“倒習書”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復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