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李嘉诚首次公开回应“撤资”“不爱国”等质疑,称“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在其发给记者的新闻稿中说,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在零售方面,其集团在全球拥有13000间店铺,其中内地由两年前的1300间增至今天的2300间,增幅为77%。
对于“不爱国”质疑,新闻稿中说,李嘉诚倾注大量时间、心血,对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业,过去、现在、未来,宗旨不渝。
新闻稿中还表示,李嘉诚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中央坚定不移继续改革开放,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有信心。
据介绍,这是李嘉诚首次就事件作出回应,网上一切假李嘉诚之名所流传的文章均非属实。
李嘉诚正式回应:文理扭曲 不寒而栗
橙新闻消息,包括官媒在内的多家内地媒体近期围绕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撤资内地”热议,甚至有模仿李嘉诚语气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後,橙新闻今日下午(29日)收到李嘉诚透过长江集团发出的正式对外回应,李嘉诚在回应中称:部分文章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长江集团表示,李嘉诚先生就近日一些人对他和集团毫无根据的指责、似是而非的观点作出回应:“最近一些人对我本人和集团作出毫无根据的指责,惹来网民及传媒的关注。在此,我多谢各位的关心,并藉此机会作出回应。首先感谢国内、香港以及国外的朋友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长江集团归纳了近日传媒的查询,作出以下回应:
1. 为什么连日受到抨击也不作回应?
根据我们的分析,是非浪潮来袭之时,正值习近平主席进行国事访美前夕,我们不想因为李先生的回应,被人借题发挥,引起更广泛的国际讨论。李先生认为,习主席在不同场合多番强调,国家要不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不应让这些毫无根据的口舌之争成为焦点,喧宾夺主,冲淡习主席的重要讯息,引起商界和投资者不必要的顾虑;李先生认为,没有建设性的语言讨伐,并不符中国政府不遗余力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方向和决心。
今次是李先生首次就事件作出回应,网上一切假李先生之名所流传之文章,均非属实。
2. 为何频频出售内地房地产,但仍否认撤资?
过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超过70%(包括国企)的架构,也选择离岸设立公司,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取得更现代化架构和更高效运作模式;我们做法相同,集团进行重组及于开曼群岛成立公司,而集团在港注册及上市地位不变;李先生个人在重组过程中,并没有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
另外,对于所有投资及出售资产所得的回报,是属于公司的,并回到股东手中;一如以往,集团将继续在全球,包括在内地寻找投资机会。过去两年,集团对全球地产业务持审慎态度,加上内地房地产方面,
部份城市出现供求失衡风险,故减少买入土地,但集团在内地的发展中及将发展之总楼面面积远高于2000万平方米。
事实上,集团于内地发展中或将发展的土地,90%是从拍卖而来,而90%以上的物业均在建成後出售(酒店除外),只有极少部分保留作收租之用,集团从来也在积极等候土地“交吉”,并没有囤地(香港亦如是)。减少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不等于不投资内地。其次,在零售方面,集团于全球现拥有逾13,000间零售店铺,其中内地由两年前的1300间增加至今天2300间,增幅为77%,扩展步伐迅速。
国家及领导人强调“腾笼换鸟”,深化改革,优化产业,以创新科技驱动经济增长,我们一直重视全球的优质投资机会和支持人才带来的发展机会,长和系在港口、基建、零售、科技及金融等方面的发展正大举前进。
习主席最近提倡“一带一路”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所以集团投资海外业务,与国家政策并无抵触,而且集团的股东也清楚,海外投资的盈利均属香港上市公司所有,最终通过派息,能令股东受惠。集团以香港为家,于1980年代已开始在国际投资及发展电讯、货柜码头、能源、零售、水厂、电网、地产、火车、飞机租赁等业务,遍及52个国家,这是集团同仁30多年努力经营的成果。
3. 内地官媒多次作出抨击,李先生与中央关系是否有变?
李先生对中央坚定不移继续改革开放,致力优化营商环境有信心,并不相信文革式思维复苏;个别人士的言行,不代表国家方向。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将继续维持深化改革的坚定承诺,扩大开放;李先生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习主席沉稳的领导能力深感佩服。
4. 部份抨击言论质疑你“不爱国”,有何回应?
李先生儿时历经战乱,然後目睹国家改革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天天进步,内心触动不已。对于一切是是非非,李先生虽感到痛心,但认为苏轼及白居易说得好:“此心安处是吾家”以及“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万变社会,不变承诺”是李嘉诚先生在1980年创立基金会时对自己的格言,他更于2006年宣布基金会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当年已把三分一资产,即超过90亿美元投放于基金会。基金会致力推动奉献文化,至今捐出逾170亿港元,当中87%用于大中华地区,还倾注大量时间、心血,对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业,过去、现在、未来,宗旨不渝。
主要项目包括创办汕头大学,于广东引入以色列理工学院,推动国家高校教育改革,带动国家创新产业发展,为主导未来作好准备;基金会同时重视医疗研究及服务,鼓励探索追求健康的世界,项目包括内地“人间有情”宁养计划,协助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康复的“重生行动”,以及协助残障人士的“长江新里程”等等。
早前报道:两大党报刊文谈“李嘉诚撤资”:不值得大惊小怪
中国经济新闻网9月21日消息,《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两大党报“不约而同”刊文对“李嘉诚撤资”做出回应。《人民日报》文章称,看待一件事情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斯人已去,难以挽留也不必挽留,市场经济本就是多元经济、流动经济,有人走、有人来,有人看跌、有人看涨。《经济日报》指出,任何资本的流动都是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本质上都是资本逐利的自然选择,不值得大惊小怪。要理性看待实业资本跨境流动。
《人民日报》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2%,这么大的盘子、这么重的分量,一个商人的撤离并不能影响基本面。全球化时代,资本流动再正常不过,没必要对此风声鹤唳。
《经济日报》文章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构建起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一系列强有力的制度创新和改革部署之下,外来投资对中国的投资信心正逐步增强。全文如下:
作者:李克济
这几天,亚洲首富李嘉诚深陷舆论漩涡,关于他从大陆撤资的争论,仍然在唇枪舌剑地进行着。是正常的运作,还是道义的失守?是合法的进退,还是无奈的撤离?义愤填膺的道德审视、唱衰中国的负面猜测、恐慌情绪的传染效应……所有这些元素,使得李嘉诚的撤离变得十分敏感。
那么,如何看待李嘉诚“投资路线图”的转向?一些人选择从感性的角度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优惠政策、开放环境、巨大市场,是他走到今天的重要基石;而这几年来,由于转方式、调结构,大陆经济增速主动回调,李嘉诚的选择就显得尤为扎眼。从普通人的朴素情感出发,好的时候同享福,遇到困难却不能共度难关,这在观感上确实让一些人觉得有点说不过去。
然而,看待一件事情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即便是有种种“看法”,也只能停留于个人内心的几声嘀咕,却难以从公共层面进行“道德绑架”。毕竟,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动,市场的规则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内,资本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李嘉诚到大陆赚钱,如果因为曾经给予优惠而主张“不宜想走就走”,即便在道德上有正当性,在道理上也说不通,更与法治精神相悖。今天的大陆,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场透明,当然有足够的底气接受任何资本的归去来兮。只是,如果缺少这样的大视野,激于义愤而情绪失控,甚至公开叫嚣“别让李嘉诚跑了”,就显得有点落后于时代的不自信了,也不利于企业家树立信心。
众所周知,北京长安街的东方广场,上海陆家嘴[2.76% 资金研报]的东方汇经,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重镇的标志性建筑,都打上了李嘉诚的烙印,他的撤离,无论如何都可能被视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说这不代表什么,肯定不现实,但如果对此做过度解读,甚至由此预测中国经济不行了,则显得有些夸大其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2%,这么大的盘子、这么重的分量,一个商人的撤离能影响基本面吗?全球化时代,资本流动再正常不过,没必要对此风声鹤唳。
与一些人的恐慌情绪相反,中国官方对此表现得从容淡定、举重若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日前表示,“更多的外来投资对在中国投资信心逐步增强”,“我们现在推进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斯人已去,难以挽留也不必挽留,市场经济本就是多元经济、流动经济,有人走、有人来,有人看跌、有人看涨。只要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坚定完成转型、保持市场活力,就不用担心李嘉诚之后没有资本进来。我们能做的,不是自降身份的挽留,更不是激于义愤的谩骂,而是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今天的离开成为明天的遗憾。
资本没有国界,但商人有祖国。相信包容开放的中国,会为更多商人留一份温情,不仅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来容纳他们,更会以超越金钱的胸怀来温暖他们。如果仅仅把中国视为利益性市场,而不是战略性市场,一些人可能会选择离开。但时间将证明,大陆错过的可能只是一两个商人、一两家企业,而他们失去的,则将是与中国一起成长的整个时代。
《经济日报》:理性看待实业资本跨境流动
作者:顾阳
任何资本的流动都是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本质上都是资本逐利的自然选择,不值得大惊小怪。一些资本或走或留,应该予以尊重,并依法保障其有序退出的权利。可以预见的是,不断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将为中国发展赢得主动;不断提升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一段时间以来,香港富商李嘉诚调整实业布局、陆续从大陆撤资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来,一篇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网文被恶意炒作,引发了更多的争论。透过网络上飞溅的口水,还原这场争论的本质,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实业资本的跨境流动?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任何资本的流动都是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本质上都是资本逐利的自然选择,不值得大惊小怪。李嘉诚或走或留,作为他个人的选择,应该予以尊重,并依法保障其有序退出的权利。
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外资,包括港资和台资,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外资参与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构建起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今年3月,我国发布了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外商准入限制从79条减少到38条,禁止类项目压缩到36条,允许类项目不再保留对外商投资股比的限制。这是外商投资目录颁布20年来历次修订中开放幅度最大的一次。
此前,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也正式实施,新办法对境外投资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引入了负面清单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政府核准范围,被认为是我国涉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破冰”之举。
不仅如此,我国还扩大了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开放范围,扩大了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交通运输、金融等领域的开放措施,取消了钢铁、乙烯、造纸、起重机械、白酒等一般制造业的股比要求。同时,启动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强调对该放给企业的权力要放开手、放到位,负面清单外的事项完全由市场主体依法决定。
在一系列强有力的制度创新和改革部署之下,外来投资对中国的投资信心正逐步增强。今年前8个月,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外商投资增长了9.2%,境内投资者到境外投资规模也增长了20.8%。可以预见的是,不断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将为中国发展赢得主动;不断提升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理性看待资本的跨境流动,就是要将市场可发挥作用的交还给市场,尊重并遵循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规则。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这样的事都敢做,解放军已经反了 |
2 | 突发!香港又发出最新“讨习檄文” |
3 | 美方报告扒下习近平的“皇帝的新衣” |
4 | 刚刚,美帝彻底扒下了习皇帝的“新衣” |
5 | 30亿巨贪死了,儿子海外逍遥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
2 |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
3 |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
4 |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
5 |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
6 | 挑战一尊 军报连发四篇猛文 |
7 | 马斯克突遭调查 |
8 | 这样的事都敢做,解放军已经反了 |
9 | 2024外交惨败 王毅不妙 |
10 | 突发!香港又发出最新“讨习檄文”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奥威尔的世界=Woken- Shit;MA | 木秀于林 |
2 | 这也能抄 之 一个降落伞包 | 席琳 |
3 | 老态龙钟的精神家园 | 特有理 |
4 | 沈逸教授:川普2.0治国如开公 | 随意生活 |
5 | 谁制造了最多中国人死亡? | 汪翔 |
6 | 梁思成的图和林徽因的画 | 弓长贝占郎 |
7 | 中国,具有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 | 施化 |
8 | 何祚庥评项立刚 | 老字号 |
9 | 费正清回忆梁思成林徽因 | 席琳 |
10 | 寇可往,我亦可往? | 秋念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