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海基会董事长人选问题,昨日再度 “沉渣泛起”,还掀起了一阵漩涡。那就是“民视”独家新闻报导,有关海基会董事长一职,呼声最高的王金平日前已向蔡英文传达没有意愿出任,虽然蔡英文仍然持续力劝,但王金平拒接的心意已决,考虑两岸官方沟通管道关闭,海基会能发挥的有限,因而决定留在“立法院”当党团总教练,更有挥洒空间。
这则“独家消息”播出后,当然引起哄动。因为直到昨日中午为止,在此前流传的几位最有机会者中,邱奇昌已遭“新潮流系”开除出“流”,许信良已出任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已经走马驻日,宋楚瑜说不在乎这个位子,因而那就只剩下王金平了。而且,王金平还曾表现得“志在必得”的样子,并在国民党考纪会向党中央上呈报告,指出海基会董事长不宜兼任“不分区立委”之后,还发文给国民党“立法院”党团的干部,表明“立委”兼任海基会董事长并没有法律问题,希望“以正视听”。他在文中特别强调,从“宪法上来说,“立委兼任海基会董事长并没有冲突,因此过去才有民进党大老洪奇昌也是“立委兼海基会董事长一事;另外,民主基金会是百分之百由台当局投资,过去到现在都是“立法院长”兼任董事长,因而从法律上的相关规定而言,皆没有不可。由此可见,王金平是在上述流传人物中,最有意愿出任海基会董事长的,因为其他人一遇到“障碍”,就急流勇退,以出任其他职位,或以各种有利于自己的言论,来掩饰自己的失利。而王金平则是拖到连自己也感到不耐烦之后,才不情不愿地放弃的。
“民视”的这宗“独家报导”引起轰动,其他媒体当然不能“执输”,因而纷纷找到王金平作反应报导。王金平仅表示,“不便对这件事情做任何的响应”,并对媒体“现在不管是谁来当海基会董事长,继续交流都有困难?”的询问回答说,“也许有人有更好的能耐也说不定”。当有记者指称蔡英文希望他来当海基会董事长时,他则反问说“她跟你讲的吗?我相信她不会跟你讲”。
其实,据民进党内知情人士透露,当选后就对人事安排抓得很紧的蔡英文,对海基会董事长人选的思考,本来就没锁定单一人选。不过,从仍然希望能维持海峡两会的联络沟通及协商机制,及平衡蓝绿的考虑,蔡英文也确曾将王金平排在优先位置(曾一度考虑宋楚瑜,但遭到“独派”强烈反弹,而王金平与“独派”的关系相对较为缓和)。因此,基于地缘及政治辈份,透过陈菊等向王金平“劝进”海基会董事长,王金平也相当心动,为此还找过熟悉的命理师请教。王金平自己也曾在近期私下对绿营坦言,蔡英文在“立法院”上会期休会前,还曾就海基会董座人事找过他,但他在乎的,却是目前岸情势下,他如就任,能否有具体作为?这就让蔡英文“有了看法”。再加上王金平近日的“九二共识”谈话内容,更让蔡英文的原先布局规划出现变量。因此,应当是王金平在得悉此变化后,索性争取主动,向蔡英文表达“无意出任”的意思,避免由蔡英文开口否定的尴尬。
其实,王金平当初是极有意愿出任海基会董事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国民党惨败后,丧失了对“立法院长”的主导权,他就只能乖乖地坐在“立委”席上,过去长期的尊崇感全失,同党“立委”也不“鸟”他,连党团开会也不通知他,使作为国民党提名“不分区立委”候选人排名第一,因而在当选后必须作为当籍“立委”的“大旗手”的他,变成了党团“多余的人”。为了找回自己的尊崇感,海基会董事长就是一个较佳的出路,可以说是够体面。但实际上,即使是在海峡两会恢复协商的那七年多,海基会董事长的功能性作用已经大为削弱。海峡两会的许多事务性谈判,都是由两岸相关行政实体部门出面进行,如商务部对“经济部”,交通部对“交通部”,公安部对警政署等,进行对口协商,待达成共识并拟就协议书后,海协会会长和海基会董事长才出面签署,做个仪式而已。并无多少实情。另外,还可经常到大陆各地参访。
但王金平也曾激烈争扎中。因为国民党传统派“立委”主张,王金平倘出任海基会董事长就必须辞去“不分区立委”。他们的心中密底算盘是敲得蛮响的:希望他能腾出“不分区立委”位子,让曾永权递补,为缺乏操盘手和战斗力的党籍“立委”补进一位既具有丰富选举经验及强大统筹协调能力,又精尖立法程序和技术的“大家长”,带领党籍“立委”迎战民进党。而王金平却仍然做着以“立委”兼任海基会董事长的美梦,是因为“立委”拥有“刑事豁免权“。——不要说是触发“马王政争”的“关说案”可能会令他要吃牢饭,而且过去二十多年以“为选民服务”名义涉嫌犯下的弊案,也将会令他吃不了兜着走。
其实,王金平并不是海基会董事长的理想人选。他在“立法院长”任上,虽然曾接待过不少大陆的各类访问团,但那只是礼貌性质,不涉及实质性的内容,都是“过眼烟云”。他没有抓紧机会协助马英九,主导通过与两岸关系相关的各种法案,而是任由民进党“立委”霸占主席台,并拒绝动用警察权,错过了最佳时机。后来爆发“太阳花学运”后,他却一直神隐,既没有倾向警察权,也不愿请求“警政署“或台北警察局帮助。到了学生们也感觉“师师兵疲”,尤其是对市民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困扰,抗议和反对声也四起,自感逐渐失去正当性,也打算撤退,却又“找不到借口”时,王金平却“适时”出来抢割稻尾了,推出以“先立法,后审查”,不但是对解决学运多此一举,因为即使不提此方案学生们也也将要退场;而且也增添了《两岸服贸协议》的审查,及《两岸货贸协议》的洽签的难度,甚至是将会夭折。在此情况下,试想北京能谅解和接待王金平吗?王金平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照旧做其 “立委”好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
3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4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5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6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7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8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9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10 | 组织亲巴勒斯坦活动 传UCLA中国学生被吊销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