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总统曾说,她的政府将会是最会沟通的政府,有关两岸关系,蔡总统也曾保证"不会倒退",甚至在两岸官方互动停摆的情况下,还是坚持两岸保有多元沟通管道。但两岸关系显然进入冰冻期,国际空间愈来愈紧蹙,陆委会只能跳针式地呼吁大陆要沟通,却拿不出实质对策。显然,蔡总统口中的沟通管道并没有在运作。这个政府还是一个会沟通的政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沟通要有3个前提,首先是正确认识自己,对台湾来说,要意识自己的法理身分与实力,特别是要严格遵守《中华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其次是要在本位基础上做到换位思考,既要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也要意识到对方的优劣势并展现弹性。再次是透明和可预测,沟通双方才能避免误判,进而在互信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首先,蔡总统不肯面对两岸的现实关系,更迴避《中华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诚然,蔡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已经明确宣示,会按照《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理两岸事务,但是,处理两岸事务只是一种依法行政的概念,并未对两岸关系进行界定,也就是说,蔡政府只是在事务层级宣示尊重宪法和相关法律,但在政治层面则采取了迴避的态度。殊不知两岸交流发展早已让两岸关系超越事务层级,进入政治议题深水区,如果政治问题得不到解决,只会损及事务层级的互动。
其次,蔡总统始终没有真正意识到两岸实力对比今非昔比,或者说可能蔡总统已经意识到,所以才选择藉助美、日力量来抵抗大陆的压力,但蔡总统想不到的是,美、日也自顾不暇,依靠他们并不会得到什么结果,反而要先付出巨大的代价。换句话说,蔡总统的战略前提就先错了,又怎能与大陆建立有效的互动呢?
蔡总统迴避两岸关系定位,却在内部纵容文化台独和教育台独,这只会引起大陆的疑虑,进而不断在此问题上施压,许多过去已经解决的争议如今又浮上台面,如国际场合的参与问题,过去两岸定位明确,台湾自可大方参加,如今大陆担心台湾走向台独路线,只得采取预防做法,坚壁清野拒绝台湾参与。显而易见,蔡政府的做法对大陆来说缺乏可预测性,也没有足够的弹性,迫使大陆只能以强硬态度回应。
反观大陆,在以上3个前提的表现却是相当清楚,大陆通过各种方式向蔡政府发出清晰的战略讯息,以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推动两岸交流,两岸关系则要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思考。只要蔡政府确认两岸非国与国关系,大陆就会摒弃前嫌,与台湾继续友好互动。这些讯息都十分清楚,根本不会让人产生误判,如果蔡政府还对此视而不见,那恐怕就不是看不懂,而是故意装作看不懂。
蔡总统在就职初期,曾展现一定的弹性,面对大陆的主张,也有过相向而行的举动,可惜好景不常,蔡政府一味要求大陆释放善意,自己却没有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反而开始拥抱基本盘,这反映了蔡总统进退失据的困境,这也说明,蔡总统的两岸政策因为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最后流于讨好不同的政治势力,不断在不同力量间寻求平衡,反倒让自己失去了战略的立基点。蔡总统面临的问题不光来自台湾内部,甚至可以说,外部危机不解决,只会进一步牵连内部问题的解决,让台湾深陷内外交困的深渊。
蔡总统若要回到正轨,现在仍未失去机会。大陆软硬体实力遽增,亚太形势对大陆更有利,已无对台湾让步的必要,但即便如此,大陆仍然在战略清晰的同时,保持了弹性的可能,这正是对台湾善意之所在。蔡总统应该认真领会大陆所谓两岸一家亲,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意涵,既然大陆愿意以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处理两岸关系,台湾当然有机会继续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现状。
前提是,蔡政府愿意在中华民国的宪法架构之下,回到宪法所确立的两岸非国与国关系,在此基础上两岸就可以积极寻求合作的机会,而这也当然是民共之间建立共识、推进沟通的机会之所在。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
3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4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5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6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7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8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9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10 | 组织亲巴勒斯坦活动 传UCLA中国学生被吊销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