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特会落幕了,“台湾”这个关键词的存在感在中美两国的历史会晤中,创下了新低。关于习特会谈内容,中美双方刊出的几篇官方通稿中大都未提台湾问题。中美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两国领袖定期会晤的机制以来,台湾始终是中美历次会晤时讨论的重点,这次“意外”未重点提台湾,看似出乎意料,却又不太让人意外。
事实上,当中美两国会晤时,若“不谈台湾”,那会比“谈台湾”对台湾更不利。
此次习特会后中美双方对台湾议题的“无声胜有声”,对台湾而言非但不是暂且过关,反而要更警惕。
此次习特会未谈台湾,对台湾而言可能更危险(图源:中央社)
习特会之前,国际媒体预测会谈的议题包含中美贸易、朝鲜问题、台湾议题和南海,结果只有前两者被提及,台湾媒体及学者在会前关心的两岸关系和军售,并没有搬上台面——应该说,“台湾”这个词根本没出现。
这现象的潜台词是,台湾问题,已经不是造成中美分歧的重大议题,2月时特朗普与习近平的那通电话就已经“摆平”。特朗普的个性、他可能处理两岸问题的方法,从一个脉络来看就可见端倪。
2016年12月,特朗普接了一通令北京感到意外的电话,电话对头是蔡英文,当时大陆媒体的反应是,“北京对特朗普胜选这一黑天鹅事件事先没有准备,对于特朗普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这一事件的全部意义,没有充分理解”;甚至不少美国媒体的评论也认为特朗普“没有理解中美关系的重要性”。
2017年2月,正式上任的特朗普接了一通并不让人意外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习近平,谈话后一中政策被确认了,《纽约时报》用带有讽刺的口吻说“特朗普正式向北京低头”。但正如习特通话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说的,中美拥有太多共同利益,合作,是未来唯一正确选择,西方媒体也普遍意识到,上任后的特朗普已经明白中美关系友好“能带给他更多”。
2017年4月,习特会发生之际,美国向叙利亚空军基地展开攻击,却又事先通知了俄罗斯,因此俄罗斯对此并没有强烈动作,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依旧将如期到访俄罗斯,从这个做法再看他对中国态度转变这一系列脉络,就可以下个暂时的结论——他不奉行以往美国总统挂在嘴边的道义、人权,和所谓的“普世价值”。
台湾,这个美国“民主的盟友”,能带给美国的价值,远不如就业、贸易、反恐这些核心利益,这些特朗普若真心想完成,没有一个少得了中国。正如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特朗普和习近平之间,从朝鲜到南中国海,两人几乎不曾存在过任何共识。不论这场会议谈了什么,特朗普心里应该有数,兑现扩张基础建设,更新机场、公路、桥梁和铁道,重振制造业的这张重大竞选支票,日后可能得靠习近平助他一臂之力。”
特朗普明白,与中国合作能带给他更多(图源:Reuters/VCG)
特朗普在习特会后表示的“我认为我们和中国的关系,有了巨大的进展”,这是句实话,因为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中止了。往后还有特朗普访华、台美军售议题等等,如果前者顺利成行、如果后者迟迟没有发生……种种迹象来看,台湾不能不警惕,更不能因为此次“没谈台湾”就认为“安全过关”。
因为没有声音,比有声音,很可能更危险得多。再进一步说,要解读未来的中美关系,不能忽视一个小迹象——不管部分媒体说中美之间有多么难达成共识,但,特朗普深知中国的重要性,甚至,他明白绝不可小看中国。
他的孙子孙女辈从小就学中文,这比昔日的奥巴马,还要务实、还要“看得长远”。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3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4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5 |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
6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7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8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9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10 | 组织亲巴勒斯坦活动 传UCLA中国学生被吊销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