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墙内媒体南方都市报:今日(7月20日)从央行获悉,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即日起实施。
什么是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中给出的关于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的计算方式,即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为“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这三者的乘积,可知本次调整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相当于杠杆率的“放大器”。
记者梳理发现,央行和外汇局曾于2020年3月将全口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初始值1上调至1.25。之后分别于2020年12月下调金融机构、于2021年1月下调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调回1。2022年10月25日,央行又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直至今日再次上调。
温彬称,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以提高对应的风险余额上限,便于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增加跨境融资额度,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境内外汇资金增加后,相应结汇需求增加,也能起到稳汇率的效果。
在7月14日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就汇率问题表示,从当前看,人民币汇率虽然有所贬值,但是没有偏离基本面,人民银行也已经综合采取措施管理预期,外汇市场运行平稳,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结售汇行为理性有序,市场预期基本稳定。至于说具体的政策工具,刘国强表态,央行会根据情况的需要合理使用。
温彬告诉南都记者,未来监管层“汇率工具箱”依旧较为充足,主要包括: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杠杆率、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工具,可在必要时继续对市场预期进行合理有效引导。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兴瑞问题实锤了,更有惊人大事发生 |
2 | 中南海通过香港亲共媒体放风习近平去向 |
3 | 惊爆!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习家炸了 |
4 |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
5 | 北京突传大消息 |
6 | 最高决策机构12成员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层 |
7 |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
8 |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
9 | 党内大佬谈不拢 四中全会难产 |
10 | 传马兴瑞之妻被抓 习将商讨习仲勋齐心合葬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