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媒体报道,飓风“桑迪”28日沿美国东海岸北上,预计29日晚间或30日登陆。气象部门预报,“桑迪”将与来自西部的冬季风暴和来自北部的冷空气汇合,形成超级风暴,将影响美国5000万人口,这是近几年以来美国最大的飓风,而且这次飓风所造成的损失高达千亿美元。目前美国东部已进行了大疏散,关停了机场、地铁、学校、商店等公共设施,纽约股市休市。
突如其来的飓风给如火如荼的美国大选增加了悬念,本等着看奥巴马和罗姆尼“龙虎斗”的人们可以暂时歇歇了,不过这对大选候选人奥巴马和罗姆尼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或许这次飓风将直接影响选举结果。奥巴马和罗姆尼的表现如何公众可以静观其变,但飓风经过地州政府的表现却可圈可点,在飓风到来之前就已经大规模疏散了群众,关停公共交通设施,并提示居民达到安全的地方;且所有居民在飓风到达的前48小时均收到国家飓风中心的强烈警告。
也许是2005年新奥尔良飓风的教训太深刻,这次各个州政府的应对相对全面,即使冒着被指责的风险仍下令关停公共设施,拿一句中国俗话来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事实证明,美国这次并不是“大惊小怪”,据CNN最新的报道显示,飓风已造成美国多地财产损失,至少11人死亡,目前已经转弱为热带风暴。
美国此次应对飓风的“过激反应” 让我想起三个月前的北京暴雨。在暴雨来临之前,所有居民并没有收到任何预警信息;在暴雨到来之后政府部门提前下班,公共交通设施也未延时运客;暴雨之后城市内涝严重,最终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如果说造成这次悲剧的原因是百年一遇的天灾和应对经验不足,那么暴雨之后我们也并未看到相关预警机制的建立,至少尚未有向社会公开的资料。三个月过去了,我们不仅要问,如果再遭遇一次灾害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必借鉴美国,香港就做得很好:香港政府对暴雨和台风有一套既定的预警机制和配套的应急机制,各机构也建立了一套应对措施,形成一种默契,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争议。例如办公单位什么情况下可以下班、公共设施如何疏散群众、媒体如何有序的发出警告、公安机关如何戒备等等,使得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各个机构能在有序的管理措施中高效运转,将伤亡程度减到最低。
北京出现如此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关键原因或与市府还没建立一套良好的预警机制有关——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北京暴雨之后,人民日报曾撰文“再迎暴雨,北京有谱了”!请问这个“谱”在哪里?至少到现在为止,民众尚未看到预警机制的出台。难道还要我们再一次以生命为代价来交换经验吗?在这一点上,我们还真该学学美国人的“大惊小怪”!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从美国“逃回”上海 华人亲曝:生活差异太 |
2 | 马斯克组党参加2026选战 民调支持率显示… |
3 | 为什么不建议女生穿瑜伽裤?看看这3组素人 |
4 | 金砖峰会登场,“抗美集团”崩盘了? |
5 | 快讯!川普宣布:靠拢金砖,额外加征10%关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