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储局数据显示,外国央行近日史无前例地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截至上周三的一周,共沽出破纪录的324亿美元(约2513亿港元),打破2007年8月的240亿美元纪录。分析称主要是新兴国央行沽美债套现捍卫汇价;数据供应商EPFR Global资料亦显示,全球私人投资者上周合共沽出233亿美元债券,当中以美国债券最多,以金额计为最大规模的撤资潮。
上月起,美国联储局减慢买债的「收水」恐慌笼罩市场,触发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国国债等债券,美国10年期债息一度升至逾2.6厘,为近两年来的高位。
联储局数据显示,外国央行及官方机构投资者是其中一个主要沽盘来源,过往三周外国央行委託储局持有美债的金额持续下降,由6月初时超过2.97万亿美元,至上周三(6月26日)跌至2.93万亿(见图一),一周内的减幅达324亿美元,为有纪录以来,一周最多的外国央行沽债金额。
《金融时报》分析称,虽然联储局强调无意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但美国债息仍然急升,原因相信是新兴国央行沽售美国国债,套取美元以保卫汇价。经济师克兰达尔(Lou Crandall)亦称,面对沉重货币沽压的新兴国央行,可能沽出年期较短的美国国债,以提供弹药干预汇市。
德银早前发表的报告便指出,自2009年起,估计多达1.25万亿美元涌入新兴市场,增加新兴国的外汇储备,央行便将之用来购买美债。但目前新兴货币汇价急挫,摩根大通的新兴货币指数跌至2009年来低位,各地央行唯有沽美债套现,支撑本币汇价,刺激美国债息上升。
除了央行沽售美国国债外,私人投资者亦抛售债券资产。EPFR Global的资料显示,截止上周三的一周,共有233亿美元撤出全球的债券基金,创下单周最大的金额流失纪录,以百分比计则是历来第二多(见图二),仅次于2008年美国次按危机之时。美国的债券基金成为「重灾区」,流失的资金多达106亿美元,新兴市场的债券基金则录得56亿美元的资金撤出,以最近5周计,已有多达350亿美元撤出新兴市场的债市及股市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