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说到美国的华人工程师,好多人就会说在美国印度人在职场上的成就远超中国人。美国科技公司钟爱印度裔CEO,譬如谷歌,
微软的总裁都是印度人。许多华裔工程师在职场上处于弱势,虽然努力干活,但是很难升迁。据此有人得出华裔在美国科技公司不如印度裔的结论。而原因分析无非就是以下这些:华人的英语不好,不善于沟通,不喜欢交际,不参与社区活动等。
原因分析
上面对于华裔在IT方面的弱势原因分析也是人云亦云,他们根本就没有观察过现实,对科技行业发展的历史也一无所知,至于科技哲学对于他们更是奢求。对于华人在半导体行业的成功,那他们怎么解释?难不成说因为华人会使用筷子?其实印度人和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表面的差异只是表相,实际上大家的内心都差不多,大家都是一样的花花肠子。
真正的原因是行业发展的路径不同。半导体行业兴起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而那个时候很多台湾和东南亚的华裔移民美国,进入相关行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自然会留下来少数人成为行业高管。而IT行业起码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过去10年的事情,而印度裔工程师大规模移民也是在九十年代,而且主要还是集中在IT外包行业,过去10年,美国H1工作签证一半以上都给了印度人。
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如果别的地方差异不大,大概率会选择和自己文化接近或者熟悉的人,而这种趋势会不断的自我强化,而这个就是我们很熟悉的老乡文化,圈子文化,譬如在中国开打印复印店的大部分都是邵阳人,快递行业“三通一达”创始人都是熟人,很多行业都集中在某个区域的人手中,或者是某个大学毕业的人群中。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IT行业涌现出极少数印度裔高管又有什么稀奇的,印度人在IT行业的表现显得优秀自然也很好解释了。
而中国人在同期移民的数量远低于印度人,而且从业方向也没有那么集中,表现自然不如印度人那么抢眼,但是整体表现并不差。而且中国本土的IT产业也处于高速发展期,很多杰出的人都选择了回国创业,或者就职于国内的公司,所以在互联网行业时期,华人不需要去成为美国公司的高管来证明自己了,在互联网方面,中美可以分庭抗礼,他们完全可以在国内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际上长期以来印度人在美国IT公司的成功被放大了,而这个放大的过程中充满了对华裔的偏见,这属于不能理解行业变迁和技术格局变化带来的变化,而用所谓的那些表相去分析问题,视看不见的规律为无物,最终只会制造不必要的冲突,带来社会矛盾,而他人如果根据表相去努力,那最终只会让自己事倍功半,被无形的规律揍得头破血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不会成功。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 2 | “大崩盘即将开始” |
| 3 | 住五星饭店 4天召妓40人 他的荒淫行径曝 |
| 4 | 石破天惊的两分钟外交:高市害得习近平“尿 |
| 5 | 第一名在中国 全球50最佳酒店公布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