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美国高官访天津一波三折,背后发生了什么?

www.creaders.net | 2021-07-24 21:11:38  法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温迪-谢尔曼,摄于2014年日内瓦

  美中两国关系处于数十年来最低谷,民主党总统拜登上台,并未能为改善严重受损的两国关系带来转机。相反,拜登在许多议题上与盟友携手,共同应对中国的做法和政策,更凸显了美国外交所推行的“拜登策略”。7月19日,美国及其盟国共同指责中国开展“恶意网络活动”,不仅损害美国的安全和利益,也威胁到其他多国的经济与国家安全。

  不过,在对中国发出指责的同时,美国似乎并不打算放弃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原本没有将中国列入行程的美国副国务卿的亚洲行,却在最后时刻做出变动:7月2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副国务卿谢尔曼将于7月25日至26日访问中国。这是拜登上台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最高级别访问。如何评判中美两国目前的微妙关系?如何解读美国副国务卿到访中国的做法?旅美政治评论家陈破空先生向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

  法广:首先请谈谈您如何评判中美两国目前的关系?

  陈破空:中美两国仍然处于全面对抗、甚至新冷战的状况。最好的写照,就是双方都没有互派大使,处于有外交关系、但没有大使的状况。因为去年10月份,美国大使布兰斯塔德归国以后,美国就没有任命新的大使,而有一个临时代办。而临时代办也已经回国,又任命了一个新的临时代办。看得出,拜登政府似乎在现阶段还无意任命正式的、新的大使。而中国方面看到美国是这个姿态,也就召回了崔天凯。崔天凯虽然看上去,表面上是退休,但退休之后,中共也没有派出新的大使。这就说明:美中台之间形成了一个戏剧性的对照,那就是:美中之间有外交关系,却没有互派大使,而是临时代办;但是,美台之间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却互动热络,而美国派出了新的驻台湾的代表,都是正式的。所以美国的做法就做给了国际社会看,那就是:美台关系在提升,有实质性的外交关系;而美中关系在恶化,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外交关系。美国跟中国之间似乎不需要外交,因为双方都处于全面的对抗和冰冻状态。这个问题美国也可以把这个牌摊明了:就是责任在北京、在中国。如果北京没有改弦易辙的话,美国也没有进行通常外交的必要。

  法广:与其前任川普总统相比,拜登在对待中国的强硬立场上,似乎没有丝毫的改变。针对新疆维吾尔族人问题以及香港的人权议题,拜登政府屡次加大对中国的制裁力度。华盛顿打算通过这种做法传递怎样的信息?

  陈破空:从川普政府到拜登政府,外交政策基本上都是在延续,尤其是对于中国。而在不同的方面,各有强势。川普政府主要是在强调外贸和美国的国家利益,经济领域对中共更强势。随后在其他领域、包括新疆、香港问题,增加了强势。而拜登政府,因为是民主党政府,更强调人权。另外跟盟友有更多的联系。而整个世界、西方世界,对中共在香港背弃“一国两制”、或者新疆的集中营倒行逆施、种族灭绝都深恶痛绝,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拜登政府显示出在人权上,更加地对中国的不容忍政策。所以就新疆的问题、香港的问题,不仅是国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决议和法案,而拜登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强硬的举措和制裁。所以只要中共在新疆问题上继续倒行逆施,在香港问题上继续追杀香港的民主派的话,我想这几乎成了美中关系的一大障碍、最大的障碍之一。因为这样的情况,拜登政府出于自己的施政理念、还有民意、还有国际社会广泛的民意,我想拜登政府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共放松的可能性完全不存在。所以如果说,中美关系要有所推进的话,只能在非常边缘的领域去做一些文章。看上去,北京和中共并无意改变他的人权破坏政策,就对内镇压的政策,他并无意改变,因为关系到他政权的存亡,所以从北京角度来讲,他要撬动中美关系,看上去空间也非常小。

  法广:与上一届政府有所不同的是,拜登政府善于召集盟友和合作伙伴,共同对抗中国。不久前,美国和多个盟国、以及欧盟和北约共同指责中国在网络空间进行“恶意”活动的行动就是最好的例证。您对此作何解读?

  陈破空:从川普到拜登,美国的盟友并没有丧失。但是不同的是:在川普时期,在一些口头上、情绪上、美国跟欧洲的一些盟友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摩擦;但是,到了拜登时期,更强调跟盟友的关系,所以集中精力对付中国、共产中国。因此拜登到目前阶段,已经完成了对盟友的联合、对欧洲、日本、韩国广泛的联合。另外,他又向北朝鲜和俄罗斯都伸出了橄榄枝,也希望缓解跟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目的都是集中力量对付中共,并且把台海的一些问题都纳入了跟盟国的范畴。这都是史无前例的。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协调的就是:美国跟同盟国同时发声。最近由于中国的网络攻击和黑客行动,美国不仅采取了司法行动,也在这个领域跟盟国家加大了合作,因为中国的网攻,不只是针对美国、也针对欧洲、也针对其他民主国家。因此这就形成了对民主国家的共同威胁。所以美国在这个时候跟盟国共同发声,向中国发出了一个强势就是:在任何领域,美国都要跟盟国共同行动。因为如果说,一战、二战当时还没有互联网、没有网络的话,那么现在面临新的美中对抗,出现了互联网的形态、太空形态,在互联网的攻击、在太空领域的攻击,都可以视为一种战争形式。如果有一天,美国把中共对美国的网络攻击、黑客行动,看做忍无可忍的战争行为,那美国要以战争手段对中国予以还击和打击的话,那么联合盟国就非常重要。所以拜登政府所做的事情,是先联合盟国、共同发声,让中共感觉到压力,那就是三军未动、舆论先行。所以拜登政府针对中共就是一个严重的警告。

  法广: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7月20日起开始对亚洲多国进行访问。美国国务院在谢尔曼动身之后方才宣布增加中国行程。这种不同寻常的做法背后意味着什么?

  陈破空: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是美国国务院的第2号人物。她访问亚洲是否包括中国,可以说一波三折。最初的第1波,是行程中包括中国,到中国的天津;后来呢,取消了中国之行。现在又增加了中国之行,是因为取决于中共和北京的态度。因为谢尔曼作为美国国务院的第2号人物,她希望会谈的对象是中共外交部的二号人物,就是乐玉成,外交部副部长,他也是下一任接任王毅、出任外长的热门人选。但是中共却故意想矮化美国,想在国内制造宣传,表示美国有求于中方。而中方矮化美国的访问,想派出排名第5的副外长谢锋跟谢尔曼会谈。所以美国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就取消了中国之行。只访问日本、韩国和蒙古。当美国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中共内部显然形成了一些争议,外交系统和中共的高层发生了争端,背后有一些商议。最后决定仍然不要失去这个跟美国对话的机会。因为上次阿拉斯加对话已经失败。而杨洁篪邀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受到了冷遇。布林肯就用了一个简单的“谢谢”予以回拒。而杨洁篪追问说“谢谢”是不是意味着成行?布林肯说:“谢谢”就是“谢谢”。实际上就是冷冷的拒绝了。所以杨洁篪讨了个没趣。中国这次在研判时不想失去这个机会。因此就决定在天津,不管是谢锋还是乐玉成跟希尔曼会谈。但是增加了外交部部长王毅到天津跟谢尔曼会谈。所以这不仅是没有降级、而且是升级了对谢尔曼的接待。这样情况是中国方面服软了。所以美国就改变了计划,重新增加了中国行程。但是美国的姿态很明确,拜登上台以来到目前为止,两个美国高官访问中国:一个是气候特使克里,一个是副国务卿谢尔曼。但是都不去北京。这是一个政治姿态,不能去北京。因为意味着双方没有改善政治关系,因此克里去访问是上海,这次谢尔曼安排的行程是天津,故意跟北京保持了距离。这是美国做出的姿态。双方没有真正的改善和对话。而在北京和中共没有任何诚意改变他目前的对内镇压、对外威胁的政策之前,美国不会跟中共方面提升、或者改善任何实质性的关系。

  法广:就目前情况看,美中两国近期内能否缓解双边关系?各自为改善关系的底线是什么?

  陈破空: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改善关系,根子还在北京。因为北京是一切问题的制造者,不仅是美中贸易不平衡的制造者、也是抄袭、剽窃、盗版美国知识产权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国际不安定的制造者。在中印边界造势、在南海惹是生非、在台海制造紧张和威胁、在东海跟日本摩擦、以及这场大瘟疫、引发(蔓延)世界的大瘟疫,就来自于武汉。中共不愿意配合国际社会,不愿意响应美国、甚至世界卫生组织号召,对这场大瘟疫进行认真的调查,反过来还想帅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是问题制造者,而美国是问题的解决者;中国是麻烦制造者,美国在解决麻烦。如果麻烦制造者不停止制造麻烦,问题制造者不去主动的解决问题的话,美中关系根本得不到改善。所以拜登讲:在跟中国的关系中,该对立的对立,该对抗的对抗,该斗争的斗争,而该合作的合作。但是合作的领域非常有限。估计这次美国副国务卿去天津,跟中方的会谈,也就是谈谈气候方面、还有朝鲜半岛的问题,以及要给中共施压,在大瘟疫方面展开合作,也就是说就大瘟疫的来源的调查展开合作。但是预计王毅、或者乐玉成、或者谢锋跟美国方面的会谈,也就是照本宣科、官话官话,没有多少实质感动性。因为现在外交大权已经不掌握在像王毅这样的资深外交官的手上,而掌握在习近平、习家军手上。而他们是外教外行,而且实行强硬的这种所谓“战狼外交”。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改善的空间很小。除非习近平本人改变思维,也就是说中共的极左路线、强硬路线能够改弦易辙。这个取决于习近平本人,如果习近平本人不改变他的强硬立场的话,王毅和外交官无能为力,而中美关系也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改善。这就完全可能呈现当年美国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就是一场全新的新冷战。美国跟中国之间的新冷战。但是美国和盟国和自由世界跟中国之间的新冷战。

   0


热门专题
1
苗华被抓
6
美国大选
11
台湾大选
2
川普
7
以哈战争
12
李克强
3
俄乌战争
8
巴黎奥运
13
中国爆雷
4
中美冷战
9
三中全会
14
李尚福出事
5
万维专栏
10
中共两会
15
秦刚失踪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