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俄罗斯版胡锡进

www.creaders.net | 2023-03-27 14:36:33  枫树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今天的媒体上,胡锡进这三个字已不单纯是个人名,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这样一种定义:发表爆炸性言论,只管说不管兑现,即使不兑现,第二天也完全跟没事儿人一样。

现在,俄罗斯的梅德韦杰夫也正在接近这一目标。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梅德韦杰夫作为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发表了不少在总统普京看来也不很方便说的话。

面对特别军事行动的不顺,普京的确暗示过使用核武器,但是,说得遮遮掩掩。而梅德韦杰夫不同,他不止一次明确提到,如果不行就动用核武器。

梅德韦杰夫不久前说,西方想击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如果它们想这么做,则俄罗斯有权使用任何武器进行自卫,包括核武器。

梅德韦杰夫这样说,等于向外界表明俄罗斯对自己的常规军事力量没有信心,否则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现在,半年多没能在战场上有明显斩获的俄军正在围攻巴赫穆特。情况一度危急,但是,俄军现在的攻势又似乎疲软下来。乌克兰地面部队最高指挥官西尔斯基将军周四表示,由于瓦格纳集团雇佣军“已失去相当大的力量,并且筋疲力尽”,因此,乌克兰在巴赫穆特的守军,以及新加入的增援部队,将很快利用这个机会向俄军发起反攻。

巴赫穆特地方不大,按北约军事官员所说,也没有太大战略价值。但是,过去数月来,俄军投入了很大力量试图攻占这个小镇,最主要的是要拿出一个攻克的例证来鼓舞俄军正在消沉的士气。然而,这个目标现在看起来也面临一定难度。

可是,梅德韦杰夫受不了这种状况,他的看法是,一时用真炮攻不下巴赫穆特,并不影响他拿嘴炮去震慑基辅。

梅德韦杰夫日前在接受俄罗斯新闻媒体采访时说,俄罗斯军队可能不得不向北推进至乌克兰首都基辅或西部城市利沃夫。

俄新社援引梅德韦杰夫的话报道说:“这里不能排除任何事情。如果需要去基辅,那么就去基辅。如果需要去利沃夫,那么就去利沃夫,以消除这种危险。”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去不去基辅,完全由俄罗斯军方说了算,想去就可以去。

不过,问题也很明显,现在俄军没在基辅,别说市中心,就连郊区都见不到俄军。目前,基辅在乌军手中,乌克兰总统和政府都在那里办公。这样说来,俄军现在暂时放过乌克兰一马,先在东部和南部忙活忙活?

可是,显然不对,俄军从战争一开始就卯足了劲儿进攻过基辅。事实上,基辅战役最早打响,为争夺首都控制权,俄军和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基辅及周边城镇自2022年2月25日战斗至4月2日。最终俄军未能攻下基辅市,于3月底在乌克兰武装部队与后继无援的双重夹击下被迫撤军,乌军收复基辅州全境。

俄军后来调头南下,向东,为此俄方还颇费周折解释说,这不叫撤退,而是军事部署调整,因为重点不是基辅,顿巴斯那些地方才需要赶紧“解放”。

难道俄军指挥部没跟梅德韦杰夫先生通气,告诉他,咱的部队确实攻打过基辅,而且还想活捉总统泽连斯基?而从梅德韦杰夫的话看,好像俄军从没接近过基辅,因为,指挥机构没做这方面安排。

不光是在交战区,在非交战区,梅德韦杰夫也同样有自己的设想。他说过,如果德国敢逮捕普京,俄罗斯的导弹就会朝德国议会和总理府飞去。他还警告发出逮捕令的国际刑事法院,要法官们注意“仔细看着天空”。 

很显然,在梅德韦杰夫看来,只要俄罗斯需要,就会拳打乌克兰猎犬,脚踢北约猛虎,需要进攻基辅就进攻基辅,需要教训德国和荷兰,导弹就可以照着柏林和海牙打过去。

这非常像胡锡进的风格,面对国际上的敌对势力,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大约三年前,胡锡进忽然发飙,说,“中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将核弹头数量扩大到千枚的水平,包括至少要有100枚东风-41战略导弹。”

理由很充分,很彪悍,因为“我们热爱和平,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但我们需要有更大的核武库来抑制美国的战略野心和对华冲动。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需要有很强大的意志来应对挑战,而那样的意志离不开东风和巨浪家族的支撑。”

胡锡进的嘴巴开得很大,不管国家有关部门同意与否,也不管这么大开销谁来负担,反正我就这么说了。能不能造再说,重要的是先唬他们一下子。

此言一出,国际舆论哗然。但是老胡不管实际落实,他关心更多的是自己早餐的茶叶蛋。

后来,当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时,胡锡进又再次高调放话:这次别放过她,来一次让她后悔一辈子,解放军战机飞上去,伴飞,拦截,实在阻拦不成就直接将其座机击落。

可后来呢?人们当然没看到这种可怕后果。除了老胡的推特账号被整顿了后,佩洛西到了台湾,见了相见的人,最后又飞走了。

然而,失落的是原先等着看惊险场面的胡粉,而胡锡进再次上演软着陆,佩洛西从中国固有领土上走了,而老胡还留在古都北京,继续该干嘛干嘛。

梅德韦杰夫和胡锡进不像吗?击落座机,对老胡是先说却后来没有下文了,而“去基辅”,对梅德韦杰夫则是已经有了事实而后来却好像这回事压根儿没存在过。

世上的事情不外乎分两样:不是“说”,就是“做”。因为近年中美关系急速下滑,紧张对抗,这对中国科技领域造成很大影响。进步受阻了,怎么办?刚刚发布的中俄联合声明指出一条道路:中俄科技行业可以互补。

央视引用中国专家的话说,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相对薄弱,但在应用技术方面较强,市场广阔,而俄罗斯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实力,但其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市场规模小。

这就算解决了?如此粗略的比对,恐怕“说”的成分还是大了些。以高端芯片来说,美国、荷兰、日本这些西方国家掌握尖端技术。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大国,也都有一定工业基础,肯定有能互补的地方,这完全是事实。但是,在某些地方,中强俄也强,那当然皆大欢喜,可是说到某些关键领域,非常现实的情况是,中国弱,俄罗斯也弱,甚至更弱,那怎么办?谁来补谁?补得上吗?如果补不上,那某些话不又是说说而已?

梅德韦杰夫和胡锡进的启示录,归根结底是一个版本,那就是,能做到就说,如果做不到,最好不说。留个悬念,也比日后无法兑现强得多。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发生了社么?广东潮州、汕头一夜空城
2 中国老百姓恐怕真的要准备“吃草”了
3 上海楼市,打响第一枪
4 国之将亡,必有妖盐
5 四川一公交车辗压多人 恐怖画面曝光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