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第五代政要习近平和李克强在政坛上越来越引起广泛的瞩目。习与李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毫无疑义是新一代熠熠闪耀的最年轻政星,他们各据党政要津,并且频频活跃在国家内政外交诸多要务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精明干练、稳当睿智的领导能力和进入核心决策的重要作用,乃至未来接班的态势。
担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还是主持高级干部培训基地——中共中央党校的校长;在决策中枢主管港澳事务;甚至在体育方面包括北京奥运会,他也是实际的主要负责人;而且他还是辅助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书记处日常工作的最主要成员。最近,习近平出访外国,尤其耀眼。习近平访朝期间,代表中方向朝鲜提供了诸多援助,为真正解决朝核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中国外交部承认,中国和朝鲜是友好邻邦。长期以来,中朝关系一直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中国“支持朝鲜政府和人民为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所做的努力,也一直为朝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希望我们的援助能够有利于朝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事实上,中朝的友好合作与协调,为即将举行六方会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习近平在中国政务的重要作用。
而担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愈来愈显示出把控全国经济运行和宏观管理的能力。他参与国家“十一五”和到2020年中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主持研拟国家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实施方案,推动中国政改向纵深发展。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是协助温家宝总理主持抗震救灾,稳定国内经济发展的第一副总指挥。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跌宕起伏和危机四伏的各种侵扰,李克强强调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转型调整升级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今年12月,是中共12届3中全会召开并推行改革开放政策30周年,中国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震撼了整个世界,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改变落后面貌、寻求强国之路的典范。近年来,中国受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加以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经济形势出现过热与通胀的威胁,国家的宏观调控迫切面临着积极有效的调整。
作为深具国际观的经济学博士,李克强通过深入调研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物质基础雄厚,回旋的余地大,有信心也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世界经济放缓和输入型通胀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用改革的办法化解矛盾,用开放的思维应对挑战,不失时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牢牢把握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的主动权。在深入企业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李克强主张,企业应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推进技术和体制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他认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面对当前世界性资源紧张的环境形势,李克强强调必须全面贯彻《节约能源法》,全民行动,依法节能,逐步完善促进节能经济政策,把节能减排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采取措施鼓励节油环保型汽车、经济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制、生产和使用,及时淘汰高油耗高污染车辆,完善车辆燃油经济性标准体系。鼓励开展“节约一滴油”、“每月少开一天车”等活动,提倡居民乘公交车出行。首都北京要体现“绿色奥运”精神,加大节油节能力度,为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和国际交往提供清新空气、清洁环境。必须进一步强化全民节能环保意识,坚持开源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以节能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上述一系列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务实主张,受到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认可和欢迎。这既是中国领导层推动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政策保证,同时也是稳固实现中国进入小康社会的科学决策。由此更进一步印证中共十七大拔擢习近平、李克强进入最高决策核心,今后接掌党政最高领导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作者 张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