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集桥、岛、隧道于一体,全长五十五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拥有世界最长的沈管海底隧道,是大陆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该桥落成,运输经济价值较少,但可做为大陆向海外推展桥梁工程的标竿。
港珠澳跨海大桥总长55公里,创下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纪录。
+大桥设计使用寿命长达一百廿年,主体工程由六点七公里的海底沈管隧道和长达廿二点九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除要克服恶劣的外海施工条件,也建设一座同时满足大陆、香港和澳门三地标准体系的桥梁设计。
其工程特点突出在大规模采用埋置式预制承台、钢结构工厂化制造、跨海桥梁装配化建造等方面。此外,由于它位在海面上,空气湿度大,加上海水本身有腐蚀作用,对钢铁来讲,可谓是致命伤害。为使这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达到一百廿年,工程总监张劲文表示,钢板表面要涂防水黏结层,因钢结构非常怕渗水,渗水就会锈蚀,钢结构寿命不能保证。
桥面在完成底部涂装后,施工人员还会在上面浇筑一层沥青混凝土,以保证车辆行驶在桥上时,保持足够抓地力。
此外,港珠澳大桥有跨度大、地势复杂等特殊工况,大桥建设者自主研制了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支座承载力约三千吨,好比为港珠澳大桥抵抗十六级颱风、八级地震及卅万吨巨轮撞击,装设一枚"定海神针"。
为什么不选择全部是桥梁或全部是隧道,而采用中国首例的桥-岛-隧道方案?因为大桥要跨伶仃洋海域,这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航道,每天有四千多艘船只穿行,目前达到十万吨级通航等级,卅万吨油轮可以通行,这就要求桥梁必须是单跨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多跨形式,桥要建几个超过一百七十多公尺高度的桥塔。但香港、澳门、珠海、深圳等几个机场的航空限高却不能超过一百廿公尺。
在综合考虑通航需求和航空限高,港珠澳大桥采取了六点七公里长的海底隧道和廿二点九公里长的跨海大桥的联合方案,即桥-岛-隧集群的方案。
港珠澳大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原本设计的意义在于加快三地客货运和珠三角与港澳一体化,但在广州至香港的高铁通车、穗深两港扩建以及自贸区兴建后,经济功能已不明显,但对中共推动"一带一路"的海外市场则具标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