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继续他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巡回访问。在某些较为挑剔的观察家眼中,王岐山对巴、以两国的访问细节和顺序似乎能说明很多问题。不过,当中国高级别的首脑前往巴以地区,面向两国高层人士谈及“巴以和平”,进而把巴以双方都纳入到“一带一路”的体系中时,这种行为可能就超越了访问本身。
中国利用经济手段而非政治理念干预巴以风波,并使之具备对话可能性的做法,更让他在列强早已分割完毕的阿拉伯世界找到了一条直取中心的道路。
跑马圈地之后的中国空间
从10月22日到30日,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和阿联酋四国的访问正在成为北京2018年下半年较为重要的一场外交行动。此举固然将为中国“一带一路”于地中海一带布下最后几颗棋子,但与此同时,中国高层人士对巴以问题的直接干预也成为了中国在阿拉伯世界外交攻势的最突出特征:这与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实际定位有很大关系。
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干预能力仍旧是有限的。中国并不是一个传统的中东大国。更不用说中东地区留给中国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自英法划定《塞克斯-皮科协定》(Sykes-Picot Agreement),划分了中东主要国家的疆界开始。西方大国就从未给外来者以机会。伴随着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变更,以及美苏的崛起,而今的美国和俄罗斯继承了当年两国重新划定的势力范围,并挤压了英法的影响力。以至于到21世纪的今天,这四国基本上干预了小亚细亚以南到红海沿岸的绝大多数的阿拉伯事务。
对观察家们来说,英法虽然自苏伊士运河危机后就被美苏等新兴势力驱逐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但两国仍在前殖民地区域有较大的影响力。譬如英法在“阿拉伯之春”期间就全程作为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反对派势力的大后方。两国的石油公司也在利比亚取得了较大的收益。
当然,比起在中东国家直接驻军的美俄两国来说,英法的势力仍是有限的。
比起自2015年后重返叙利亚,以叙利亚塔尔图斯基地为中心拓展势力范围的俄罗斯来说,坐拥沙特、巴林等地军事基地的美国又具有更突出的统治力。在两次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就基本确定了自己从土耳其到波斯湾的军事干预能力。在阿拉伯地区的其他空间也逐渐被沙特、土耳其、卡塔尔等地区大国填补之际,曾经在“阿拉伯之春”的利比亚内战期间无所作为,在叙利亚战场上也只能呼吁“内部解决”的中国无疑是较为无力的角色。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