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学界与智库10日公布一份中国公众外交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以来,中国外交预算倍增,达人民币600亿元。不过,北京“大撒币式”的外交,似乎没有为中国赢得更多正面形象与友谊。
这份名为《丝路外交》的最新报告,关注中国在南亚与中亚13个国家的外交资源投入与回报。报告将中国的公众外交(public diplomacy)分为5大类,包括:资讯外交(Informational Diplomacy)、财政外交(Financial Diplomacy)、交流外交(Exchange Diplomacy)、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与精英外交(Elite Diplomacy)。
包括从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积极推动媒体交流活动,到“一带一路”政策协助他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国经济带,中国期望借由公众外交打造中国“软实力”。从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执政尾声时开始勇敢走出去,到习近平主政迈大步向前进,这6年来,外交预算从人民币300亿元一举加码到600亿元。不过,报告发现,南亚与中亚地区的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印象与评价并不十分友好。
这份报告说,中国通过官方媒体在中、南亚国家推动与当地媒体交流,甚至在当地设立传媒机构,但都没能让中国在国际社会有更多正面形象。报告说,中国这么做的用意是要促进亲中报导,并“压制负面批评”。
报告发现,中国95%的金融外交预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只有5%的资源用于人道主义援助或债务减免等领域。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这两个国家,获得北京在该地区投资的近半资金,这两个国家也都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
报告指出,尽管哈萨克斯坦政府和中国签署了打击恐怖组织的相关协议,但是哈萨克斯坦的政府菁英对该国的一些维吾尔组织,仍有所包容。报告形容,哈萨克斯坦菁英有“强烈的恐中症”(strong Sinophobia)。
据信,有多达100万维吾尔人和包括哈萨克人在内的其他穆斯林民众,被关押在中国新疆的再教育营。
许多维吾尔人居住在哈萨克斯坦。报告说,如果北京想要维持国内稳定,不仅要说服哈萨克斯坦的政治精英,还必须说服当地民众,因为他们很自然地会支持新疆的兄弟姐妹们。
报告的另一个结论是:中国大撒币,没能让中国在联合国表决时为自己赢得这些国家的支持。另外,报告还说,在南亚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很肤浅,大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欣赏和兴趣。
中国的公众外交为什么在赢得人心方面成绩欠佳值得中国政府反思。回顾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16年在加拿大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回答当地记者对于中国人权问题的提问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这么大方办外交,却在国际社会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太尬了!川普拒绝与她握手…网络炸锅 |
2 | “习近平同志”终于消失 |
3 | 川普突然语出惊人 发出警告 |
4 | 突发!美巨头宣布退出中国农作物交易 |
5 | 关键时刻 俄罗斯仗义出手?“中国要多少给 |
6 | 北京进入“战时态势” 官员假期取消 24小时 |
7 | 中美贸易大战:美国开始后退?中国却开第二 |
8 | 美国拟与北京达成“重大”贸易协议 |
9 | 刚刚,川普释放重磅信号 |
10 | 接连落马!习近平失势又一征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