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阿拉斯加 中方的表现不可理喻 ?

www.creaders.net | 2021-03-20 23:38:33  法广 | 13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美阿拉斯加对话中方领队,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对外事务办公室主任杨洁篪3月18日在开幕式上讲话的情形。 AP - Frederic J. Brown

阿拉斯加 中方的表现不可理喻 ?

中美对话失败了,这是毋庸置疑的。会散了,留下了一些疑问。观察人士认为,对话结果,美中双方其实早就预料到了,但是,失败到这种地步,恐怕很难预料。后果,更难预料。

美方把话说在前头

说早就预料到了中美对话不会成功,因为美国自从确定这次在其本土展开两大超强对话后,就定下了框架:在美国本土谈;否认这是中方所说的战略性对话;否认这是还会有后续的对话,有没有后续,要看中方有没有实质性行动,种种。

在距离对话开幕不到24小时,美国国务院宣布制裁24名在美国眼中涉及破坏香港自治的中港高官,最后这一着,对话会开幕后从杨洁篪的发言中才感觉出它引发的效应,北京很愤怒。

就是说,华盛顿有备而来,一切都是公开的,把话说在前头,姿态非常强硬。是的,这是两超强在拜登时代第一次接触,但是,美国是有条件的。

美国在做出中美对话的决定后,紧接着就有两个大动作:

一个是拜登总统主持的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及印度在内的四方联盟峰会,峰会主题,地区安全,目标直指中国。

一个是在对话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紧锣密鼓访问日韩。在东京2+2对话会上,美日最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可谓很强硬,很罕见,强硬,点名批评中国,罕见,因为日本通常极少公开抨击中国,从新疆、西藏、一直批到香港、台湾,然后抨击中国在东海在南海的扩张。

美日联合声明,制裁中港高官,都发生在对话会前24小时,美国摆好了姿态,把该说的说出来,把该做的做了,中方已经接到了通告。

中方为什么要去阿拉斯加

那么,在中国这方面这时候其实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选择,美国开出的条件这么高,把这次两强对话的重要性贬得那么低,美国在世人面前一次一次地揭露中国人权问题,中方代表团难道还要去美国赴“鸿门宴”吗?

中方的愤怒是显而易见的。中方在看到美日联合声明后,对日本进行了咒骂式地抨击,指其“狼狈为奸”,“附庸美国”等等,好像日本背叛了老朋友似的。在美国公布制裁24名中港高官后,中方也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但是,中方还是决定了要去阿拉斯加。

为什么,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川普时期美中关系剧烈对峙,拜登上台后出现短暂的喘息空间有关,中方不是不清楚美国两党对中国有高度共识,就连亲北京的学者也认为中美对峙会越来越严重,但北京一直对拜登政权抱有某种期望,哪怕是微弱的希望,获得喘息,以时间赢得空间。

中国还没有到完全摆脱美国的时候,北京一方面觉得自己很强大,但一方面也觉得自己还不够,这从习近平几周前一方面说时与势在中国一边,一方面警告美国是中国头号威胁可知。

杨洁篪去年七月赴夏威夷与布林肯前任蓬佩奥对话,结果是灾难性的。这次对话,这是与美国拜登政府的首次对话,不可错过,能争取多少算多少。

亲北京的媒体透露,北京虽然对这次对话不报太大希望,但希望这是一个开头,希望有后续,这就是华尔街日报披露出来的中方希望拜登与习近平在四月份的一场峰会见面,中方还希望通过对话取消川普的对华关税。

中方对拜登政府似乎有种向好的理解,比如,拜登在宣誓就任后几小时,提到他与习近平以前的交往,官媒就有不少渲染和猜测,拜登与习近平虽然很晚才通电话,但是一打两小时,似乎也很特殊。但是,中方似乎忽略了拜登与奥巴马时期那个副总统拜登已判若两人。

他说习近平根本不懂民主,这句话其实很严重,拜登说普京是刽子手,这句话也很严重,给人感觉,拜登对威权统治者其实很强硬,中方似乎忽略了这些信号。

在对话开场,中美双方发生激烈争执后,有分析称中方是有预谋的,就是要利用这样一个场合,向美国挑战,换句话说,中方就是要砸锅,这似乎不太合乎逻辑?

另一种解释似乎更站得住脚,对北京来说,确保首次对话会进行,本身就是一个胜利,无论如何,哪怕忍气吞声,也要与会。

杨洁篪为什么会爆发

问题可能就出在北京忍到最后一刻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

对话会开场白,约好各自讲两分钟。布林肯一开场就很强硬,直指中国正在破坏规则,威胁全球稳定,布林肯再次强调中国在新疆、香港、台湾的不良行径等等,其实,布林肯自从被拜登提名,在国会听证时称中国构成21世纪最重大的地缘政治挑战,表述前后大体是一致的,声调一直很高,中方难道会感到猝不及防呢?唯一的解释是,一根稻草压倒了骆驼,中方跑到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或不希望在开幕式开场白,当着众多记者的面,再遭一次“剥皮”,中方是最重面子的,现在面子全失。既如此,不顾一切反击。

布林肯和沙利文各自讲了两分多钟,杨洁篪一上来就讲了17分钟,布林肯和沙利文也没料到。杨洁篪逐一批驳布林肯和沙利文的说法,关键的有几点,第一,美国无权干涉中国内政,这指的是新疆、西藏、香港及台湾问题。第二,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并不怎么样,先说说非裔遭杀害的问题,自己管自己,不要责怪中国了。第三,美国是“网攻冠军”,第四,美国的价值观,不代表西方的价值观,更不代表全世界,不要再吹嘘美国的民主了。这等于间接地告诉美国,中国要在世界上开辟另一条路,中国路线也在世界上有市场。

王毅也讲了四分多钟,加上翻译,两人说了三十分钟,布林肯因为觉得中方严重超时,为公平起见,让记者们留下来,自己需要补充发言,他主要讲的是他听到的与杨洁篪描述的恰恰相反,国际社会对于美国重返世界还是很欢迎的。沙利文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回击杨洁篪,就是说美国即使有了问题,也会不断总结调整,从而进步。

两人讲完了,请记者离开,中方也要补充发言,但美方认为,中方已严重超时,如果继续补充,中方将继续超时,又是另一种“不公平”,结果杨洁篪后面讲了一些话,火气很大,包括“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我认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立场同中国谈话”,以及“中国人不吃那一套”等等。

杨洁篪的这番话很接近习氏风格,似乎把中方,把习近平的心里话倒出来了。就是要平视美国,平视世界,但是,杨洁篪早早准备好要在这个场合这么说吗,习近平授意他在此时爆发吗?值得打个问号。

为什么要说“严重超时”

杨洁篪的发言具有砸锅效应,也就是说他差点把对话会场砸了。随后,开了三次闭门会议,结束时,美方对记者说对话“艰难而直截了当”,中方走出会场不发一言,后来新华社早间新闻称“有益而有建设性”,中方强调了“核心利益”,双方似乎都不愿重提开场白那一幕。

这可能解释为什么中方在开场白之后的吹风会上强调“美方严重超时”,因为强调了美方严重超时,就带出了美方的做法“不合外交礼仪”,然后可进一步指责美国“挑起了事端”,把责任全砸在美国身上。

如果杨王早准备要砸锅,不是正好借着记者云集的国际场合达到了目的吗,何必找这么一个“严重超时”的借口,而且后来美国媒体计算显示,严重超时的是中方,不是美方,而且,网易第一时间公布了中美开场白差不多全部内容,后来从网上消失了,为什么?

中国代表团的初衷是砸锅吗?杨洁篪是奉习近平之命来下战书的吗?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杨洁篪的反应是爆发性的,既然已经爆发,就一不做二不休,狠狠打击对方。杨洁篪应知道,这样做,在中国国内是有市场的,这从他说的诸如“中国不吃那一套”已经成了网络经典,已经被制成红色衬衫可见一斑。但后果如何,中美关系从此走上什么路?就很难说了。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从中方要把严重超时强加于美方来看,中方是想以这一借口来淡化被美方形容为中方故意“作秀”和“表演”,是想把对话失败的后果砸在美国“挑起事端”身上。然后以激起的爱国主义狂潮来掩盖万里迢迢来到阿拉斯加,空手而归的惨败?

如果是这样,杨洁篪和王毅是否可能把事情做大了。

因为后果难测,德国『商报』就此评论,“美中关系迈入新的冰河时代”,美国之音报道称:杨洁篪发飙阿拉斯加或给美国对华政策增添新的变数,有网友担心,愤怒的美国将很快从中国的对手变成中国敌人。中国不会从中捞取什么好处的。

   82


当前新闻共有13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kshdjj 2021年03月22日 08:25
到阿拉斯加开会, 中国代表就可以回避所有 在美国反对中共人士的抗议游行。嘴上网上喊喊"反共容易,而且又有好处。要真正到 阿拉斯加 室外零三十度上下待待几小时, 这不是好受的。谁去?
中华游子 2021年03月21日 23:53
这文章写的。
美国发言后,为什么驱赶记者呢?外交场合匪夷所思、闻所未闻。看视频,一个记者还在问,“美国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媒体在场”。这还是新闻自由的国家么?婊子立了牌坊就是贞女么?
anti0 2021年03月21日 15:00
不管是可以理喻还是不可以理喻,美国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因为不可理喻而轻视甚至不了了之。因为中共的表现表明他们要狗急跳墙了。
Sans2000 2021年03月21日 14:56
中美對話失敗?這個看法幼稚。老敗與組織接頭是成功的,出賣美國是深層政府深思熟悉的,要不就不會拉下川普,送上北京喬。有的人不信老敗會賣國,先別說中國怎麼控制他,就說與他沒有關系的南方邊境,那種空前的國門大開危機,不正是空前賣國嗎?
老庄户 2021年03月21日 13:59
l老拜登严重失智。既然老拜登是在中共的支持下通过大选作弊偷来的总统,既然小白等拿中共的钱,且制造了那么多丑闻,现在老拜登不与中共同流合污,不怕中共把老底爆出来吗?
之见 2021年03月21日 13:31
拜登的对华强硬政策,源于其对中饿的藐视。几年前他在批评川普对华政策时就讲过中国根本不是美国对手的话。现在许多人忘记了,才会对他的对华强硬政策感到意外。

拜登自以为很了解中国,其实并不了解。他的对华政策说明,他不过是一个以外交经验见长的老派政客而已,没有什么全球政治洞察力,且很可能因为上了年纪,已不能与时俱进地跟随世界的飞速变化,实事求是地处理美中美俄关系了。

即便从经验的角度看,拜登的对华外交经验也是极其有限的。他从来没有主导过美中外交,因此才会基于多年前的有限经验,实施了一种异想天开、幼稚可笑的对华外交策略:以为对付中国,无须多费口舌,也不必顾忌中国的态度,只需协同盟友事先布好局,通知中国接纳就是了,中国无力反抗,也就不得不接受美国的号令与安排。

这是白日做梦。美国那几个狐朋狗友,跟不跟美国协调一致对抗中俄,在中俄看来,早已无足轻重。拜登所谓的带领盟友一道施压中俄的策略,在中俄眼里不过是狐假虎威、画饼充饥罢了。且不说美国内部以及美国与其盟友之间的种种严重分歧。

不过,中国要想改变拜登老人的想法不容易。在阿拉斯加对美施以强硬反击十分必要,但还不足以促使拜登及其团队清醒。
achedan 2021年03月21日 10:15
一楼的阿妞不牛又来贫嘴,当初好像把拜老捧上天的也是你。耍小聪明!
穗之风 2021年03月21日 09:54
美国这碗饭已经吃得七七八八了,可以砸锅了
阳光海浪沙滩 2021年03月21日 08:07
杨洁篪,王毅千里迢迢来即兴发挥?泄露了主子的真实想法。
叽叽喳喳 2021年03月21日 07:38
这比起慈禧向11国宣战的气魄,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hardlyconfused 2021年03月21日 07:33
台下早勾兑了,台上演戏
这种无聊的戏法,骗现在的老百姓都不够用
tintin9999 2021年03月21日 03:45
中方在谈判的前一天下了购买十几架美国飞机的定单。而美方却发布了制裁十几名中国官员的命令。美方在媒体前的开场白中指责中国内政并且超时在先。中方反击就十分自然。反击的时间比较长表示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和充分表达见解。美方临时决定补充发言。但是没有做好解释, 而且驱逐媒体, 给中方感觉破坏了约定而且有不让中方补充的不公平之嫌。最后中方发飙也就不惊奇了。有误解的因素, 但美方一开始的姿态难免让中方不满。造成这样的结果, 感觉美方应当是更被动一些。除非美方也无意争取谈判成功。但从美方的一系列动作来看, 美方还是希望达到中方屈服姿态来回应国内的压力。
阿妞不牛 2021年03月21日 00:42
拜登不可能退让。退一步就会摔下舷梯。
实用资讯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