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骨牌效应开启 大麻烦来了

www.creaders.net | 2025-02-10 22:16:26  自由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巴拿马总统穆里诺(Jose Raul Mulino)2月6日宣布正式退出中国“一带一路”基础建设计划,学者认为,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局面,不仅是巴拿马,其他拉美国家也可能在美国的压力下,减少与中国的正常经贸合作。

  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后,对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表达不满,扬言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随后美国国务卿卢比欧访问巴拿马时警告,若巴拿马政府不立即终止中国对运河的影响力,美国将采取后续行动。

  因此巴拿马总统穆里诺于6日宣布,已正式提交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文件,但否认是因美方要求而做出此决定。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分析,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倡议显然是美国施压的结果,不排除未来巴拿马会在美国的压力下做出更多损害中巴合作的决策。

  吴心伯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巴通过协商共同推进的项目,按正常程序,巴方在决定退出前应与中方充分沟通,但巴拿马在未与中国充分交流下,单方面做出这1决定,导致中国相对处于被动的局面。

  他认为,不仅是巴拿马,其他拉美国家也可能在美国的压力下,减少与中国的正常经贸合作,这一点值得高度警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则认为,巴拿马退出,对“一带一路”倡议而言仅是个小插曲。

  他分析,过去几年中国已显著缩减“一带一路”倡议规模,从最初的大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精细化、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小而美”项目,因此美国施压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太显著,“这不会改变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整体方向。”

  至于有分析认为,巴拿马在美国的压力下退出,可能引发更多拉美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吴心伯说,是否会出现这一效应,还须综合考虑各国的实力、地位以及内政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对此,吴心伯指出:“像巴西这样的大国可能不会轻易选择站队,而较小或较弱的国家,则可能更容易受到美国的压力,从而倾向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

骨牌效应开启  大麻烦来了

 “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黑色线条代表“六大经济走廊”,蓝色线条代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橙色区域为亚投行成员。(Kjerish/Wikimedia commons)

   0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中美冷战
11
以哈战争
2
川普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AI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万维专栏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大S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