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川普上台后,美国大幅削减国际援助,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是否会借此机会填补美国的空位、进一步推广软实力?
美国在过去数十年来都是联合国最大资助国,在维和工作、人道援助和粮食援助方面都是最大金主。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之中,美国投入的外国援助资金也远超过任何国家。
然而,在川普的联邦政府精简计划之下,美国大量取消外国援助,再加上川普各项政策变化莫测,恐怕坐实了对中国长期以来的说法:美国不可靠,中国才是可靠的伙伴。不过,对全球南方国家而言,美国究竟是否已失去人心?这一点仍需长期观察。
研究机构AidData的分析师克斯特(Samantha Custer)认为,以传统意义上的“援助”(双边资金和优惠贷款)来看,中国要取代美国“还不太可能”。事实上,中国的官方援助数据很难追踪,但有研究显示,中国政府每年的外国援助预算大约落在20亿至30亿美元之间,远小于美国。据OECD在2023年的统计,美国的外国援助达到640亿美元。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学者希托(Paa-Kwesi Heto)则以非洲为例指出,中国提供给非洲的资金之中,“援助”只占很小一部分,很多是透过“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投资和贷款。
中国政府称,“一带一路”最初的十年间,对外投资已超过2400亿美元;透过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中国还承诺投资数十亿美元在非洲的基础建设和发展项目。
专家分析,中国对外推广“软实力”的方式逐渐以经济发展为取向:在协助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工程的同时,也强调开放市场机会给中国企业投资。如今,中国借出去的钱,比任何国家都多,是全球最大的双边债权国。
在美国大幅削减国际援助的情况下,中国是否会借此机会填补美国的空位?
商业伙伴还是债权人?
接受中国的援助,并不是没有风险,因为大规模的借贷可能导致债务难以负荷。此外,学者希托指出,很多非洲人虽感谢中国的投资,但也有人感觉“中国把比较次等的产品送到他们的国家”;当地人跟前去投资的中国企业之间,也存在紧张关系,特别是针对中企的人权争议。
透过种种经济援助,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似已取得进展。根据盖洛普民调,过去几年中国在非洲的声望有所增长,2023年甚至稍微超过美国。
分析指,中国若要真正赢得人心,还有一些需要处理的棘手难题:在当地社群建立信任,证明他们是公正的商业伙伴,而不只是债权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3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4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5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