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向美国购买军备并非台湾体现自己价值的应有方式(图源:中央社)
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4月15日宣布,美国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一批价值5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新的军售案并没有触碰中国大陆设置的政治及军事红线,不包括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而是只对台湾军方在美国的F-16战机飞行员提供培训计划和后勤支援。这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来的第三次对台军售案。
在贸易战期间,特朗普始终没有放弃利用台湾施压北京的选项
特朗普的克制首先表现在他个人,即接受白宫温和派的建议,拒绝和台湾总统蔡英文的直接沟通。其次还表现在应对国会压力方面。国会在特朗普上台后通过了《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鼓励台美双方高层互访。之前推出的《台湾安全法》虽没有获得通过,但部分内容被纳入了美国国防授权法案。最近,美国国会议员也抛出《台湾保证法》(Taiwan Assurance Act)草案。
但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没有派遣外交官访问台湾,这在政治上不可行。本周,在台湾的游说下,共和党籍的前议长瑞恩(Paul Ryan)访问了台湾,并受到了蔡英文的高调接待。这算是特朗普共和党政府应鹰派要求,给予台湾的某种程度的“照顾”。但瑞恩已经暂别政坛,即便今后参选总统,那也不一定和台湾民进党政府有何特殊联系。
特朗普政府也没有联合所谓的盟邦势力为台湾发声,基本上不存在类似于在华为和人权等事务上联合施压北京的声音。
从特朗普鹰派顾问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最近的采访可以看出,白宫内部也有一些主张对中国强硬的声音。特朗普暂时没有按照白宫内部鹰派势力的建议推进美台关系。不过,随着贸易问题得到缓解或解决,美国国内右翼自然也会找到其他可以施压中国的方法。
面临连任选举压力的特朗普,不排除配合国内鹰派诉求,大打台湾牌。但无论如何,台湾已经无法摆脱被美国利用的现实,也无法真正意义上撼动中美关系。美国从来不会为了台湾牺牲自己的利益。美国前几任政府这样想,讲究利益交换与交易的特朗普政府更会这样想。
台湾蔡英文政府也应该认清台湾在美国心目中的地位。美国《与台湾关系法》多年来虽然给中美关系增加了刺激因素,但整体来说并未撼动中美发展大局,也未给台湾带来实际的利益。
即便是美国国会通过、特朗普签字的《台湾旅行法》,白宫执行起来也很难。而且,到了那时候,蔡英文不得不考虑她一直所强调的两岸关系“现状”,以及党内、岛内民意,尤其是党内温和派和强硬派之间的诉求。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