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目前美中两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回顾美中关係的历史,应当会让我们对现实的判断增加一些参考依据。最近我重读美国著名记者James Mann撰写的相关著作《转向》(About Face),颇有心得,可拿来与读者做一些分享。
我们知道,美中关係的开拓者,美国外交界“教父”级人物季辛吉,几十年来对于美国的对华政策都有著深远影响。不仅是他的理念,还有他在国务院与白宫的人脉,至今都还发挥著重要作用。2016年川普上台,针对对华政策,第一个见的就是季辛吉,此人之影响力可见一斑。那麽,美中关係中的季辛吉路线,其核心宗旨是什麽呢?它大致包括四条:
首先,由于中美关係的突破,来自于尼克松和季辛吉的秘密外交,因此使得美国对华决策者总是试图以秘密外交的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法宝,1989年“六四”事件后不久老布希总统派密使斯考克罗夫特到秘密出访北京会见邓小平就是一例。这的作答不仅造成少数人操纵决策和脱离民意的恶果,同时使得美国的决策政出多门,分歧严重,国会和国务院的意见,经常与白宫和总统不一致。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由于美中关係的突破,来自于美国联中制苏的战略需要,因此美国自始至终淡化对中国内政的批评,甚至还有意无意美化中国,使美国人民误以为中共有别于苏联政权。James Mann对中美关係做了一个极为深刻的分析和判断:美国与中共领导人达成的关係,是根据一项心照不宣的假设:中国是个独特的国家,不能用套在别国之标准与原则来对待。美国从来不愿意触及中国的政治制度的问题,只谈人权问题,但他们忘记了政治问题不解决,没有人权问题的改善空间。所以多年来的人权谈判,已经沦为虚设。重点是,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坚持,其实不亚于前苏联,美方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被改革开放的外衣欺骗了。现在的习近平的所作所为证明,中国才是最坚持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的国家。
最后,从根本上说,季辛吉是一个国际政治战略家,他的很多战略思考或许是正确的,尤其展现在与中国建交的问题上。但是他太得意于自己的政治远见,抛弃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基础之一,那就是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原则。政客思维取代了政治家思维。最后沦为中共的说客。所以,中美关係,一开始就是一种“苟合”,是放弃价值和伦理原则的一种结合,这种结合完全处于利益考量,根本上是背叛美国外交传统的。
鑑于具备以上四个特点的季辛吉路线,之间还在深刻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我认为美国亟需展开根本性的反思。这个反思应当包括:
第一、尼克松路线的特点就是在国际战略的框架下思考,而不是针对中国问题本身。在那个年代或许可以理解,但现在,中国已经成了世界强权,再不去思考中国内部问题,而只是强调与中国的合作的和略意义,就太过时了。不幸的是,现在美国政府很多人还是有这种冷战思维,例如对于气候变迁问题上的合作的迷恋。
第二,中国需要美国,远远大于美国需要中国。美国才应当有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三,我认为,改变中国,应当是美国的政策核心。因为,中国不改变,世界就会被中国改变。最近十几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是触及美国和自由世界根本利益的事情。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情报披露惊人信息 事关习近平 |
2 | 遭DOGE开除,华女拒绝离开被架走 |
3 | 中国有40万存款的家庭是多少? |
4 | 中国女排第一美女离婚后嫁美国人 今生活 |
5 | 没敲响美国科技丧钟,但敲响了中国科技人的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