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施压下,韩国与中国的半导体交易已出现裂痕。(路透)
尽管韩国尚未加入美国主导的Chip 4联盟,也未跟进美日荷行动,升高对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出口管制,但韩国与中国一度稳健的记忆体芯片交易已出现裂痕。分析师指出,两国半导体脱钩今年将更为显著,因为首尔别无选择,其芯片交易与投资政策只能与华府立场一致,否则难以存活。
韩国产业经济和贸易研究院资深研究员Kim Yang-paeng说,“如果美国对在中国做生意的韩企实施制裁,韩企将难以应对”,因为所有芯片制造商,包括韩国企业皆使用美国核心技术。
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的芯片自主政策已降低对一些韩国产品的进口,导致韩国贸易逆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中国积体电路的进口18年来首度下滑,年减幅度达15.3%,较之前几年的两位数成长形成可观对比。而根据韩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整体出口年增6.1%,但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出口却下降4.4%。
报道说,由于华府寻求切断中国取得先进芯片与制造设备,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国芯片制造商已难扩大中国产线。相关早期脱钩迹象2023将更显著,因为美国是韩国主要军事盟国,首尔别无选择,其芯片贸易与投资政策只能与华府一致。
拜登政府除去年10月加强先进芯片与生产设备的对中出口管制措施后,近期再拉拢荷兰与日本,限制特定设备输出中国。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研究教授Kang Jun-young说,华府的半导体出口管制将使三星、SK海力士等韩企的中国厂产量下滑,进而伤害韩企的中国业务。
他指出,相关中国厂的产量高达50%供应中国客户,若这些韩企因无法进口特定材料、元件与设备至中国,他们将别无选择的削减产能。他说,“如果美国持续对在中国的半导体厂施加障碍,韩企的唯一解决之道就是在美国投资,生产芯片”,他补充,合宜的多元化策略是必要的。
庆熙大学中国研究教授Choo Jae-woo也表示,“韩国别无选择加入(美国的)芯片管制措施,否则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将难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