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上海市卫健委官网发布了《2023年上海市人口监测统计资料主要数据汇编》,在前年绝对低位0.7的基础上,再次大幅下滑至0.60,消息引发热议。
上海核心城区如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等,均已跌破0.5,意味着平均两对夫妇才有不到1个孩子。
2023年,上海常住人口一孩率为66.24%,二孩率为29.10 %,多孩率为4.21%。
2023年,上海总和生育率为0.6,户籍人口平均初育年龄为31.66岁,平均生育年龄为32.56岁。
从数据对比看,2022年,上海总和生育率为0.7,户籍人口平均初育年龄为30.36岁,平均生育年龄为31.18岁。
根据官媒报道,上海户籍人口女性平均初育年龄,总体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
2015年为29.01岁;2018年为30.1岁;2019年为30.29岁;2020年为30.73岁;到了2023年,已经上升到31.66岁。
从幼儿园入学统计数据来看,生育率跌至0.6也是确凿无疑,短短五年时间,入园的孩子减少了近一半。
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研究生教育普及,自我选择更多,文化经济程度越高的地区,晚婚、晚育现象也确实更加普遍,这是客观自然规律。
高社保、高医保缴费基数,也让年轻人压力更大,生育成本高昂,孩子教育成本高昂,房价高昂。既然无法选择与时代对抗,便选择与时代躺平。
不过,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对未来的孩子是重大利好。
新生儿总量的下滑,入学择校压力会大大减轻,再加上双减政策,在义务阶段小朋友竞争压力骤降。
孩子少了,学区房就没有溢价,到时候学校求着大家进,家长也不用鸡娃了,可以轻松过周末,国家也会大大的补贴有孩家庭。
并且,即使国家解决了住房、教育的压力从趋势上也无法抑制生育率走低。
比如,新加坡几乎解决了有关生育的一切问题——住房、收入、医疗、教育等等,但在生育率方面依然走低。其中华人从2013年的1.05变成2023年0.81。
另外,台湾地区的各主要城市生育率也显著低下,只有0.87。
因此,以后像上海这样的城市,要保持人口增长只能靠对外来年轻人口的虹吸,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继续放松甚至废除户籍制度。
从购房上看,学区溢价将越来越低,普通房子回归住房属性,房价理性下跌或将继续,尤其是二手房。
生育率持续下降,今天买的房5年、10年后谁来接盘是个问题,大家预期越来越明确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2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3 |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
4 |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
5 | 习再遭重击 再有心腹落马 蔡奇副手被贬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4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5 | 多次求见习遭拒 何卫东已死确凿无疑 |
6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7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8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9 | 坐实了!这机构刚刚成立 习近平的手脚被绑 |
10 | 曝空军司令员会场被带走 火箭军再遭一锅端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7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8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9 | 再反转:B-2只炸了个皮毛? | 北栖 |
10 | 剑拔弩张,意在和平 | 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