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心系中国市场利益 华尔街沦为北京说客

www.creaders.net | 2020-06-19 10:51:08  《雪梨晨锋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政府与美国金融重镇华尔街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澳洲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汉弥尔顿(Clive Hamilton)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研究员马晓月(Mareike Ohlberg),在新书中剖析北京与华尔街间的共生利益,指华尔街早已沦为北京影响华府政策的幕后推手。

  澳洲《雪梨晨锋报》(SMH)近日指出,白宫贸易顾问纳瓦洛在2018年11月时,曾疾言斥责华尔街高层和对沖基金经理人是"未列管的外国间谍",大展与北京的"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企图影响美中贸易战走向。汉弥尔顿和马晓月直言,纳瓦洛的直言不讳并非无的放矢。

  事实上,针对垂涎中国市场投资潜力的华尔街,北京已有数十年的布局。当柯林顿、布希或欧巴马等前美国总统威胁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操纵汇率和技术窃取行径采取强硬立场时,华尔街高层立刻说服白宫缩手。北京虽然一再违反世贸组织(WTO)规则,却得以成为其中一员,也多亏华尔街暗中施压柯林顿政府。

  全球知名投资集团高盛为首的金融机构,盘据美国权力核心,也因此成为北京用以渗透美国菁英的最大利器。抱持对中国开放庞大金融市场的期待,华尔街持续为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出谋划策,并提供源源不绝的贷款,再从中赚取利益。到了2003年,高盛已成中国主要国营企业的最有力保证人。

  然而,两者利益无法长期共存,因为北京的最终目的是建设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取代纽约和伦敦。俄罗斯共产主义之父列宁就曾嘲讽贪得无厌的资本家"找死","资本家卖给我们的绳索,会被我们拿来勒死他们。"

  例如,在布希政府时代从高盛执行长转任财政部长、手握一本中国菁英名片的鲍尔森(Henry Paulson),曾自告奋勇擘划美对中经济政策,但对于逐渐萌芽的中方贸易不当行为,他当时阻止国会做出反制,反而在2006年建议举行"美中战略经济对话",结果却让北京尝到更多甜头,也导致如今的美中贸易战。

  书中提到,身为时任北京市长王岐山好友的鲍尔森,获得许多接触北京决策圈的机会,包括得以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一对一会晤,这令他对自身的影响力颇具信心,进而对北京在经济开放的努力产生良性看法,但其实早已任由北京摆布。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影响华府中国政策的趋势,在2017年发生转变。美国制造业已受够北京盗窃智慧产权,更不愿继续等待北京实现开放中国市场的承诺。制造业和金融业对中态度的隔阂,使得川普政府掌握对北京抡起拳头的契机,且这么做也获得民主党的支持。

  不过,在那之后,华尔街大腕对华府的游说有增无减,与北京盟友的合作也更加紧密无间。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