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百位美国跨国大公司巨头的热烈掌声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星期在美国商界为其举行的晚宴上发表了或许是近年来最具魅力攻势的讲话,在大谈尊重美国“民主制度”、无意挑战美国的同时,习近平呼吁美国“应该欢迎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
“我们希望看到中国经济繁荣。”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同一晚宴上呼应说。“正如我所说,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为美国创造了经济机会。”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还刚刚蹒跚起步时起,美国历届政府就一直表示无意遏制中国,乐见中国经济发展,直到前一届的川普政府。
不过,随着中国的后来居上之势,随着两国关系逐渐恶化,有关中国的繁荣强大最终是否符合美国安全利益这一涉及美国战略目标的基本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习近平放弃“战狼”做法,施魅力攻势
习近平美国之行正逢最近的一连串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深陷几十年来罕见的危及。
就在习近平与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举行首脑会晤的当天,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再度回落至荣枯线以下(49.5%),而这一指数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至关重要的先行指标。
此外,中国的外国投资最近几个月连续暴跌,第三季出现了高达118亿美元的赤字,这是自1998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
在拜登和习近平星期三会晤前,20多名共和党参议员本星期二联名发表声明,敦促拜登总统不能向习近平抛出任何经济救生索。声明说:“在习近平把经济搞得一团糟之后,美国不应当把任何形式的经济救生索抛给他……中国希望的不仅是伤害美国国家安全,而且也破坏我们的经济繁荣。对中共来说,这没有区别。拜登行政当局却另有信念,这显示它认为我们仍然能够改变中国--这种信念是与现实脱节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3年11月15日在旧金山出席美国商界主办的晚宴并发表讲话
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地缘经济中心副主任尼尔斯·格雷厄姆(Niels Graham)说,特别是技术领域方面,美国仍然具有很大优势,如半导体芯片、商用发动机等等,此外,“美国还有一系列可以对中国实施限制的、可能会伤害到中国经济的商品和产品,如果美国决策者意在如此的话。”
《纽约时报》星期四援引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提供的消息报道说,在拜习会中习近平谈及芯片禁令时所用的时间最长、调门最高,拜登回应称这是国家安全问题,而习近平则认为是卡脖子。有报道说,经济困境之中,习近平这次访问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似乎放弃了“战狼”态度。
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研究国家安全问题高级研究员丽贝卡·海因里希( Rebeccah L. Heinrichs)表示,当中国经济陷入困境时,美国不应伸出援手。“中国继续以牺牲我们为代价来获得经济实力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海因里希对美国之音说。
这位安全问题专家指出,美国曾相信,随着美中两国以及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不断融合,中国将会逐渐自由化,但现在非常清楚地看到,中国正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继续让中国富裕起来,对我们的长期安全、经济生存能力和国家主权没有任何帮助。”
不过,也有中国问题专家指出,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政策的影响实际上可能已大不如前了。
康奈尔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项目主任艾伦·卡尔森(Allen Carlson)指出,两国都可能严重损害对方的经济,但就变革性的影响力而言,“这一天已经过去了。”
约翰布鲁金斯大学中国研究和国际事务助理教授大卫·布尔曼(David Bulman)说,中国对美国有大量的出口,也依赖于美国的很多技术,“但目前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国内驱动的。”
美国的战略两难--繁荣的中国和崩溃的中国都可能危及美国
自上个世纪70年代美中关系打开大门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在很多方面可谓已经发生历史性的巨变,但是不同时代的大部分政府一直罕见地表达的同一个立场是:中国的发展繁荣符合美国利益。
前《华尔街日报》高级编辑、《超级大国对决》(Superpower Showdown)一书的作者之一鲍勃·戴维斯 (Bob Davis)指出,这一立场甚至可以追溯到美中大门打开不久后的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总统时期,“在克林顿的领导下,我们第一次有了特定的语言,他在NSS(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说,一个稳定开放、繁荣强大的中国对美国很重要。”戴维斯在不久前布鲁金斯学会的研讨会上说,除了川普政府外,此后的布什、奥巴马、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都所使用了大致相同的语言。
尽管如此,中国舆论长期以来对美国遏制中国坚信不疑,一直抨击美国不能接受中国的强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近年三月的一次讲话中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中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特别竞争研究项目高级总监丽莎·托宾 (Liza Tobin) 在这次讨论会上指出,中国的信念根植于其意识形态的长期评估,“所以我认为现在无论美国说我们不想遏制中国,还是我们真的想遏制中国,这都不过是表面现象,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立场”。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贸易专家玛丽·洛夫丽(Mary Lovely)说,她怀疑一个更加繁荣的中国比一个经济放缓的中国是否就更加危险,专制国家可以动用一切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根本不清楚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实际上会有利于安全,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洛夫丽在这次题为“美国的安全是否依赖于阻止中国经济增长?(Is US security dependent on limi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的讨论会上说。
约翰布鲁金斯大学的布尔曼指出,显然在两国关系的早期美国并没有想遏制中国,如果要遏制中国的话就不会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建立永久的正常贸易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质疑与中国接触并帮助其发展是否符合美国利益,“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会导致一种安全两难困境,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
康奈尔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项目主任艾伦·卡尔森(Allen Carlson)指出,美国的学术界长期以来也一直关注中国的崛起是否最终会不可避免地挑战美国这个问题,芝加哥大学的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等学者认为,应尽最大努力确保新崛起的国家不会变得更强大,因为当它变得更强大时就不可避免地挑战美国,而其他学者则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一些关于全球化和深度一体化的看法,认为应让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部分,这会而非不可能阻止中国的崛起。
2012年,美中关系当时正处多年来最为平稳的时期之一,米尔斯海默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独家采访时表示,虽然两国关系不错,但他一直认为,“中国不能和平崛起”,中国肯定会继续崛起以至于成为美国的真正挑战者,“危机肯定会到来”。
卡尔森说,他三十年来对中国的研究感觉到,中国议题往往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刚刚担心中国成为经济超级大国,下一分钟又担心中国的经济崩溃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我认为我们没有明确的国家安全战略。”卡尔森说。“我们有倾向于从一个危机走向另一个危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很多危机...,我甚至不认为这仅限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
受美国严厉的芯片出口管制影响,阿里巴巴本星期四宣布放弃了剥离云端业务的计划,此外,这一中国高科技产业最成功的企业还表示,除了对云业务的影响,美国的芯片禁令还可能波及多个其他业务并限制公司升级技术的能力。这是中国科技公司发展严重受到美国限制的最新一例。
约翰布鲁金斯大学的布尔曼说,美国现在正在努力阻止中国在几个关键的技术领域成为第一,也看到了一定的政策效应,但是,“我怀疑这类政策在五年或十年后是否会继续有效。”布尔曼说。“如果不再有效,我们就不知道我们的备份计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