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总统卡蕬楚(Xiomara Castro)本月15日表示,她已指派外交部长雷依纳(Eduardo Enrique Reina)处理与中国建交事宜。雷依纳15日坦言,此决定出自于宏国不断上升的债务和投资需求。台灣外交部强调,绝不与中国进行金钱竞逐,并提醒宏国勿“饮鸩止渴”,反陷入中国债务陷阱。对于加入中国“一带一路”是否为经济万灵丹,作为1949年首波与中国建交的阿尔巴尼亚,有著非常明确的答案。
阿尔巴尼亚在1949年11月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为其第10个邦交国。阿尔巴尼亚2017年签署中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协议,同时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CCEC,原称17+1)成员。“17+1”在立陶宛于2021年5月率先退出、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于2022年8月先后退出后,现仅剩“14+1”。
阿尔巴尼亚总理拉玛(Edi Rama)2月下旬访问日本时,接受《日经亚洲》专访。拉玛于专访中直言,中国视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基石的“14+1”框架“并没有为阿尔巴尼亚带来任何好处”,并指出就经济成效而言,他个人“会说是零”。不过,他仍会让阿尔巴尼亚留在此机制,作为与中国维持沟通的管道,“现在这时节与各国多进行对话很重要”。
根据《外交政策》专文《阿尔巴尼亚将成为一带一路新战场》指出,虽然大部分巴尔干地区的国家都渴望著来自中国的人民币,但阿尔巴尼亚却是个异数,选择性地与中国打交道。在巴尔干地区120个与中国相关、总值超过320亿美元的能源、基础建设等合作项目内,阿尔巴尼亚原则上没有透过向中国钜额借贷来换取发展机会。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常被视为“债务陷阱”,其中,在巴尔干地区的代表作即发生在阿尔巴尼亚的北边邻国黑山。据外媒报道,黑山2014年与中国签约,贷款约10亿美元打造一条163公里的高速公路,中国更视其为“一带一路代表作”。然而,2021年蒙国才刚开始偿还贷款之际,财政就立刻遭拖垮,最终由欧盟出手相救。该高速公路在经历工程品质不佳、时程延宕与合约黑箱等争议下,去年7月终于才先通车了41公里。剩下的122公里路段,仍在未定之天。
另外,根据北马其顿独立新闻媒体META报道,该国透过“一带一路”从中国贷款建造一条57公里的高速公路,经历了9年、两次大延期之后仍未竣工。北马国家审计员也对此工程效益提出质疑。而“中国水电”则透过“一带一路”工程打进北马其顿市场后,在当地扎根以低价抢标包工程,其中包括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支投资项目,此举也被认为影响到在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