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年末岁初,接连有新闻报道指出,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的住房交易价和租金出现大幅下跌。尽管中国政府大幅放宽房屋限购规定等,竭尽所能阻止房价下跌,但收效甚微。
在过去两年间,虽然恒大、碧桂园等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深陷负债危机,中国代表大城市的住房价格并未见大幅下跌。但自去年10月起,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所谓的“一线城市”住房价格也开始大幅跳水,舆论担忧房地产泡沫破裂在即。
据悉,在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出现了大量待售房产无人问津,导致交易量骤减的“交易悬崖”现象。这也是房地产下行期的典型现象。国际投资银行预测称,房地产危机恶化导致消费萎缩,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降至4%左右。
近日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一线城市房租下行,房东躺平收租的时代结束了。” 一间距离上海浦东金融街仅约两公里的50平公寓,房东将房租从之前的6500元人民币下调至5500元人民币,降幅超过15%,但一个多月来始终无人问津。
报道称:“根本原因还是人口流动导致的租房需求不足,随着房价下跌,租金自然也跌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原本租金最为坚挺,这一轮却出现领跌。”2024年初,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一线城市租房市场入冬。”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大城市的住房价格从去年10月开始下跌。在作为调查对象的全国70个主要城市中,67个城市的现有住房价格出现下跌。据统计称,去年11月,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现有住房价格也环比出现了1.0至1.5%的跌幅。
在市场上,实际房地产价格跌幅只会更大。也就是说,政府统计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
“卖盘虽多,但没人买”
去年底,时事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撰文称:“上海部分小区的成交单价和2年前相比已经下跌了3成左右,深圳部分小区的房价甚至已经腰斩”,“官方统计数据远远没有体现出一线房价的真实跌幅。”以优质学区著称的北京西城的德胜片区,房价高峰时期曾经高达20万元/平,现在的单价大多在14万元左右,跌幅高达30%。
另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称,被称为上海富豪区的古北地区高档小区的价格下跌了10~17%。《三联生活周刊》称:“市场上的卖盘越来越多,但没人买,基本上都是有价无市”,“只有在市场价基础上大幅打折,才有可能成交。”
国际媒体分析也是如此。2023年临近年底《金融时报》(FT)报道称:“尽管中国政府称北京房市坚挺,但据当地中介透露,卖房者正在大幅降价。”《金融时报》面向20多家北京房地产中介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根据小区的不同,北京住房价格较2021年的最高点下降了10~30%。
上海要地小区也卖不动
中国政府为阻止大城市住房价格下跌,去年9月推出了大规模扶持政策。住房抵押贷款的首付金额从总房价的60~80%大幅降至30~40%,即使过去有过购房记录,只要目前名下没有房产也认定为首套,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此前为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而引入的各种限购规定全面放开。但即便如此,市场仍未见好转。
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海量的待售房屋。以去年底为基准,北京待售房屋达16万套,较2022年底增加了100%以上。上海也有超过18万套待售房屋。据悉,因待售房屋众多,但无人接盘,上海房屋去库存需要十个月,北京则需要两年之久。
另外,房屋流拍和销售遇冷也成为了常态。去年11月初开盘的上海浦东中心街的“世纪前滩天汇”商住两用公寓,258套待售,仅150人认购,认购率仅为58%。去年10月,法院拍卖一间杭州的商住两用公寓,三次流标,竞标价折半也没有等来买主。
预计今年经济增速跌至4%左右
《日经新闻》去年底面向25名国际投资银行和分析机构专家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他们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速的均值为4.6%,相较于2023年预期(5.2%)进一步下降。多数专家给出的理由是房价下跌和由此导致的消费心理萎缩等。
据悉,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高达25%。而在家庭资产中,住房占比更是达到70%。在这种结构下,房地产萎靡势必会影响消费。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2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3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4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5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