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上海房产业陷低谷,六大国有银行再救市

www.creaders.net | 2024-02-18 15:54:37  RFA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继股市之后,中国房地产业也陷入低谷。上海一月份新建商品房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双双下滑,同比跌幅超过五成。与此同时,国有六大银行再次出手救市。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链家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上海全市共成交新建商品房3786套,环比下降44%,同比下降55%;成交金额290亿元,环比下降47%,同比下降58%。

另一方面,每日经济新闻指出,中国国有六大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全都出手,满足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

截至2月12日为止,中国银行官微表示,已推进超过110个项目的审批工作,合计金额约550亿元;而交行已获取、对接清单项目1442个;邮储银行共覆盖10个省份,融资金额57亿元。

中国国有大行救市 分析:长期效果有限

“短期可能有效,短期可能拉抬使得一些房企暂时不倒闭。但是,长期而言中国的房市是无药可救的。”旅美时事评论人士任松林对本台表示,日前官方统计中国有六亿间房,房地产已成为金融商品,连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都说房子要住不要炒。在西方社会,一般民众可以在土地、房地产、股市等渠道投资。但是,中国民众没有什么投资选择。

“中国第一没有土地(所有权),第二股票市场几乎是垮掉了,在中国只剩房子可以投资,老百姓一定疯狂投资,我老早就知道它要垮了。”他说。

任松林举例自己在上海买房的经验,2003年一间房一平方米三千元,2006年涨到九千元。在他卖出彻底离开中国之后,到了2019年同型屋已经挂牌一千四百万元,“整个上海的房价,从2003年到2019年涨了三十倍。”

人们在上海举行的房地产展览会上参观房地产摊位。

评论:中国房产仅七十年使用权 房价崩跌是必然

他解释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七十年使用权,以第一批在上海开发的房产为例,卖出的地约为1998、99年,现在已经至少二十多年,仅剩下四十多年左右使用期。没料到房价崩跌的时间,比他预期还早。

任松林:“我以为,中国的房子大概到一半的时间、(使用权)约35年的时候要垮。但是我没想到它垮得这么快,关键是中国的经济不好了,老百姓没有钱去投资,它不就垮了吗?”

台湾励志协会执行长赖荣伟对本台表示,当中国投资人对经济信心不足时,难以还会像过去一样抢单买房。民众一旦入手房产,恐怕也很难脱手。中国的房地产危机仍未止跌情况下,民众宁愿把钱放在银行。

“中国的房地产政策把资金砸往市场,会不会制造更多的金融危机?当它想把金融危机的隐性债务危机处理掉,可能会越补洞越大。”赖荣伟认为,中国房地产长期趋势下跌,投资者也许会利用政策拉抬的利多趁机抛售。中国试图透过房地产提振市场信心消弭股灾,让股市再狂飙,认为中国股民一旦赚了钱,自然会往房地产投资。但这样的如意算盘,恐怕没那么简单。

《华尔街日报》:中国重拾社会主义住房观

日前,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一篇《中国重拾社会主义住房观以解决房地产危机》的报道中指出,习近平的目标是让政府重新掌管摇摇欲坠的国内房地产市场,这也是他力图抑制民营部门的举措之一。

报道引用参与讨论的政策顾问的说法和中国政府最近发布的公告指出,中国将提出所谓的“新战略”,包含两大支柱:其一是由国家收购民营房地产市场上的不良项目,并将其改造成住房,再由政府出租或在某些情况下出售;另一套方案主张国家本身为中低收入家庭建造更多的保障性住房。

“目标是将由国家建造的、限制条件下低价出租或出售的住房,在中国住房存量中占比,从目前的5%左右提高到至少30%,”该政策顾问表示。

网易博主“平说财经”引用香港首富李嘉诚多年前在中国楼市火爆时说过,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顽疾是必须解决亿万刚需居住问题,通过学习新加坡,多建公租房、保障房。

文章指出,整个十四五期间,中国有意在40个重点城市要完成65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前约有近400万套的缺口。

任松林分析,中国经济垮了并不必然等于中共政权会垮台,最糟糕的状况就是回到毛泽东时代,废除房产私有制,最后由国家全盘接管,把房子平均分配,银行也不向老百姓要钱。他说,在中国有房产的人占比不会超过五成,因此这样的政策并非不能得到多数老百姓的支持,至少没房子的人会支持。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