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8月26日宣布放宽住房限购。这是今年以来上海首次出台的房地产新政。但外界普遍认为,这对普通人几乎没有作用,真正的目标,是刺激富人买房,帮外环外去库存。
根据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门25日联合发布的通知,沪籍家庭和在上海缴纳一年以上社保或个税的非沪籍家庭,现在在外环外买房不限套数。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可以自由购买。外环内政策没变:沪籍家庭限购两套;非沪籍家庭如果缴纳满三年社保或个税,才能买一套。单身人士则参照家庭标准执行。
新政还提高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对购买二星级及以上新建绿色建筑住房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5%,首套最高贷款额度从160万元提高到184万元,多子女家庭上浮比例可叠加计算。购房者也可以直接提取公积金作为首付款,不会影响贷款额度。
在房贷利率方面,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这样做以减轻购房利息负担。为吸引人才落户,上海还宣布,从2025年1月起,符合条件的非沪籍居民家庭购买第一套房,可以暂免房产税。
不过,业内人士和网友质疑新政的实际效果。拥有7.9万粉丝的房地产中介博主“小薇”说,这项政策的核心逻辑,是“鼓励富人去置换房产”。她预测,新政一周内,外环外的二手房挂牌量会暴增。但真正有能力再买房的,只是那些已经有多套房的富裕人群。她说,大多数普通家庭缺的不是房子,而是钱。
“小薇”还指出,当局的目的,是把有限的购买力集中到外环外。因为新房越盖越多,但刚需买不起,中产阶层担心经济下行不敢买,唯一还能出手的,就是极少数富人。
分析认为,这次上海的放松,与北京在8月初放开五环外限购的思路一致。两地都选择放宽“套数”,而不是降低“购房资格”门槛。所谓的楼市“保卫战”,早已不是为了普通人,而是瞄准金字塔尖的少数群体。

资料照片 (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